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看到这句话,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儒家非常经典的《大学》里的章句。
这几年断断续续读国学,一直有个疑问是什么是至善?为什么要止于至善呢?有人解释说,至善就是尽善尽美,止于至善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而丝毫不动摇。
对于上面的解释每每咂摸总有点隔靴搔痒不得要领的意味。如果说明德是德,亲民便是仁,仁和德就已经很好地诠释了作为人的圣人标准和属性,没有必要再加上个至善来强调,而且又紧接着说要“止于至善”。这不是显得有点多余?
那至善到底是个啥?最近反复阅读慢慢有些体会出来在这儿与友友们分享,或许将曾子说的“至善”理解为“道”更加准确。道,即天道,即自然规律,亦即人生法则。注意这个“善”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善良,而是合天地人伦之大道,此为大善,亦即为“至善”,合道家之“上善”一词。
如此,止于至善就很好理解,即为人处世行事待物合乎天理便好,止于此而不需再多增溢,溢则过,过则有损于天道。这个意义上说止于至善就是恰如其分。
我们还以一件善事作为例子。非洲的粮食饥荒严重,西方国家就提供大量现成的小麦玉米,这看似件“至善”之事吧。但是它却一方面助长了当地的军阀和强盗强抢粮食再高价卖给穷人,另方面还助长了普通百姓的惰性。结果是恐怖事件越多人民也越来越穷困,这能叫善吗?
天道酬勤,要生存就得付出辛劳,天灾人祸时救急性支援值得提倡,其目的在渡过难关后的自食其力。当越过这条线之后的所谓“援助”,就是未止于至善,便是有损天道轮回,结果肯定适得其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