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佛之道》 68——印顺法师

《成佛之道》 68——印顺法师

作者: 顿律 | 来源:发表于2018-04-10 08:45 被阅读0次
佛陀

〈接上篇〉


 壬一:业有身语意,善恶及不动。业灭如种习,百千劫不失,随业感生死,不出于三界。

   集谛中,招感生死的业力,在五乘共法中,已经说到。现在略说「业有」二类的三业。一、「身语意」三业:这是从业的所依而分类的。身体的动作,或是恶的,如杀生,偷盗等。或是善的,如不杀,不盗等。这不但是一般的生理活动,而是带有道德或不道德性质的身体动作。这种身体的动作,名为身表业,业就是动作的意思。由此身体的动作,引起潜在的动能,名为身无表业。这虽然无可表见,但是物质的能力化,有着招感果报的作用。同样的,语言的表达(文字,可说是语业的身业化)中,妄语,两舌等是恶的;诚实语,和合语是善的,名为语表业。由此语言的表达,而引起潜在动能,名为语无表业。身业与语业,属于生理的动作,及引起的动能,都是属于物质的。意业,是属于心的。与思心所相应的心心所法,是意业。有人说:业的体性,是思心所。内心的活动,是意业。由内心的发动而表现于身语,这种动身、发语的思,就名为身业语业。这样的解说,是倾向于唯心论的说明。然而,佛说善与恶的身业,语业,是天眼所见的色法。所以,说(无表)业是物质引起的特种动能,应该更妥当些。二、「善恶与不动」三业。善业与恶业以外,什么是不动业呢?这是与禅定相应的业。与色或无色定相应的业,当然是善的。但禅定的特徵是不动乱,所以业也叫不动业。这种不动业,能招感色界及无色界的生死。因此,善业与恶业,是专指能感欲界生死的业力而说。

   无论是身语的动作,或者由此而引起的动能──表业与无表业,依佛法说,这都是生灭无常的,刹那就过去了的。「业」已刹那「灭」而过去了,那怎么还能招感后果呢?对于这,经中或比喻为「如种」子:如草木的开花结子,虽然凋谢枯萎了,但种子还会生芽,抽枝而发叶的。或者比喻为如熏「习」:像藏过名香的匣子,香虽已经取出了,但匣里还留有香气一样。因此后代的学者,就成立种子说,或习气说,来说明业力感果的可能,但这到底是通俗的譬喻而已。依佛法的深义来说,过去了,或者说刹那灭了,这并非说等于没有,而只是从现实存在而转化为另一姿态。可以说:灭了,过去了,不是没有,而还是存在的。当然,这与存在于现在的不同。如物质的从质而转化为能,决非没有,但不能以体积,质碍等物质概念来局限他。所以业力的刹那过去,一样的存在(当然不是现在),只要遇到因缘的会合,就会招感果报,如能的化而为质一样。假使因缘不和合,业是永久存在的,无论是「百」劫,「千劫」,万劫,无量数劫,业力「不」会「失」去,还是会感果的。

   众生,「随」着不同的「业」,招「感生死」果报,一生又一生的延续下去,常在五趣中流转。由于这是烦恼所引发的,烦恼所滋润的,所以无论业是怎样的善,高尚到什么地步,终究「不出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界,是众生活动的三大区域。在这三界以内,永久是生死不了。所以出世的三乘圣法,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生死的原因,而不致再受三界生死的系缚,这才能实现佛法大解脱的目标。


思考题:

1、业分为哪些?

2、身语意的行为已经过去,它是如何在后来发生作用结果的?

作业:背诵——业有身语意,善恶及不动。业灭如种习,百千劫不失,随业感生死,不出于三界。

相关文章

  • 《成佛之道》 68——印顺法师

    〈接上篇〉 壬一:业有身语意,善恶及不动。业灭如种习,百千劫不失,随业感生死,不出于三界。 集谛中,招感生死的业力...

  • 《成佛之道》108——印顺法师

    <接上篇> 己三∶ 明净恒不动,如日处晴空;一切世间行,不染如莲华。 再举两个譬喻,来赞叹阿罗汉的功德。 一、证得...

  • 《成佛之道》107——印顺法师

    <接上篇> 己二∶ 此或慧解脱,或是俱解脱。六通及三明,世间上福田。 经中说到阿罗汉,有六种、九种等分别,现在说二...

  • 《成佛之道》106——印顺法师

    <接上篇> 戊四 己一∶ 断惑究竟者,名曰阿罗汉∶毕故不造新,生死更无缘。 体见正法而断了见惑的圣者,知见是绝对的...

  • 《成佛之道》102——印顺法师

    <接上篇> 乙二 丙一∶ 通论解脱道,经於种熟脱,修证有迟速,非由利钝别。 能证这四谛与缘起法的圣者,想简略的叙述...

  • 《成佛之道》103——印顺法师

    <接上篇> 丙二 丁一 戊一∶ 见此正法者,初名须陀洹,三结断无馀,无量生死息。 再来叙述圣者证入的次第。声闻乘的...

  • 《成佛之道》 74——印顺法师

    〈接上篇〉 戊二 己一:灭应灭于惑,惑灭则苦灭,解脱于疑爱,现证寂灭乐。 现在来说灭谛。灭有两个意义:一、是灭除;...

  • 《成佛之道》 72——印顺法师

    〈接上篇〉 庚二 辛一:无明之所覆,爱结之所系,有识身相续,相续而不已。 缘起支的叙述,很多是从识支开始的,所以经...

  • 《成佛之道》 81——印顺法师

    〈接上篇〉 癸二:余戒轻或重,犯者勿覆藏,出罪还清净,不悔得安乐。 除了不准忏悔的极重戒而外(不容许忏悔而留在僧团...

  • 《成佛之道》101——印顺法师

    <接上篇> 丙二∶ 此是圣所行,此是圣所证,三乘诸圣者,一味涅槃城。 出世的解脱法门──四谛,缘起;道谛中的三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佛之道》 68——印顺法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db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