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里我到底干过多少蠢事…… 章节
这一节,我先是完整地读了一遍,又回头边读边摘抄整理了一遍。
之所以要摘抄、梳理,是因为第一遍读的时候能明显感到这些像是唠嗑一样的自述文字后面,其实是一条路,一条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的路。
我想,这也正是多少人正在寻觅或者正摸索着行走在其中的道路。
最起码于我有着莫大的借鉴意义。
路的起始,作者承认他做过蠢事,“蠢到我自己哪怕只要想到就羞愧地想到‘妈的!一头撞死了算了!’的地步……”
好吧,一切的改变就从承认这点,不再自欺欺人开始。
于是作者通过详细记录曾经做过的“蠢事”,渐渐懂得了:人总是会犯错的,年轻时做了“蠢事”不仅“正常”,而且“必然”,只要不是故意犯错,都无可厚非,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犯了错就需要道歉。不只是用嘴道歉,还要用行动道歉。如果道歉无益,那么只能接受,然后承受,live with it all the life。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作者推己及人变得宽容起来,二是因为敢于承担犯错的责任,修复那些错误,而不再害怕追求进步。
换言之,不因畏惧犯错而停止前进的脚步。
是啊,过去的错误为多少人的前行之路蒙上阴影,成为了多少人前行路上的羁绊与累赘啊。
我不也是嘛!每每小心谨慎不敢举步向前时,有多少是因为过去的“蠢事”一点点地侵蚀削弱了心中的自信,而培植起越来越强烈的自卑啊!
宝贵的年华中,又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是在担忧自己的不足,忙着寻找短板,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啊!
知识的积累与人生阅历的逐渐丰富似乎并不曾为我提供太大的助力,反倒是过去的错误所暴露出来的短板一直支配着我的神经,加倍消耗着前者所赋予我的勇气与能量,使我既不能更快、更好地前行,也少了很多应有的轻松与快乐。
以至于我常常分不清楚是真的尚未准备充分,还是过度谨慎了。
或许真实的情况就是,我在一边使劲地踩着油门,同时还在不自觉地紧踩刹车。
或许我也应该像作者那样找个本子,把所有影响自信心的因素与事情全都写下来,当然也包括曾经做过的那些“蠢事”,在追踪与梳理的过程中逐步找到根源,彻底根治。
嗯,值得一试!
作者不是也说了嘛,践行才是最根本的学习与创作。
以下为书中部分内容摘记:
做过蠢事,“蠢到我自己哪怕只要想到就羞愧地想到‘妈的!一头撞死了算了!’的地步……”
二十六岁前后的时候,我决定不再自欺欺人,鼓足勇气面对各种令人难堪的现实。……,因为我发现自己做过的所有蠢事,都来自于自欺欺人这个恶习。
准备一个本子与一支专门的笔,记录所有能想起来的、做过的蠢事。……,一两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几乎已经写满了一整本,……,然后开始渐渐有了解脱的感觉。
为自己过去做过的所有蠢事道歉。
想明白一个道理:人总是会犯错的,只要不是故意犯错,都无可厚非,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绝大多数人犯了错之后只用嘴道歉,他人不接受还会道德绑架他人,只有少数人在发现自己不小心犯了错之后,马上用嘴道歉,随后开始用行动道歉,弥补,直至一切恢复原状,甚至比原来更好。
有时用行动也无法弥补,那么只能接受,然后承受。
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渐渐感觉自己干净了一些,清爽了一些,也因此感觉自己真的重生了。
然后,我开始变得宽容起来——真正的宽容。因为我自己是“走出来的人”,走出了“自欺欺人”牢笼的人。
严于律己、宽于律人,于我来说不再是一句“有道理的废话”,而是清楚的实践。
同时,自我治疗成功的另外一个副作用是,从此不害怕追求进步了。这才是最大的“意外收获”(惊喜)。【因为认识到年轻的时候犯错和做了蠢事不仅“正常”,而且“必然”,因此理解和谅解了曾经的犯蠢,并且已经成长到可以承担犯错的责任,修复那些错误的地步,因此也就不再害怕追求进步的过程中犯错和做蠢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