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常用的祝福语是什么?
不是事业有成,不是官运亨通,不是财源广进,也不是寿比南山,而是快乐。
节日快乐,生日快乐,旅途快乐,合家欢乐……最夸张的是天天快乐——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按照佛家的说法,别说天天快乐,所有的快乐都不存在,人生一世,唯苦而已。
于是便有了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盛苦。
人生一世,原来苦是常态。
于是便有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都“苦海”了,还活着干啥,这不是自找苦吃么?
上岸吧。
岸呢?
咱不说岸,说苦。
然后说快乐。
听万维钢先生讲英文原版书《为什么佛学是真的》,才知道佛祖说的苦跟我们理解的苦不是一码事。佛学的“苦”不是苦大仇深的“苦”,也不是吃苦耐劳的“苦”,更不是勤学苦练的“苦”。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的作者、美国进化心理学学者罗伯特·赖特说,“苦”就是不满足。
有人做过考证,早期佛教原典中的“苦”,准确的翻译就是“不满足”。
西方学者凡事讲证据,于是用科学来解释佛学。
罗伯特·赖特就是用进化心理学解释佛学,他发现佛祖当年的好多说法居然是对的,例如不满足等于“苦”。
用进化心理学的解释,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传播自己的基因。为了传播基因,我们就要做各种事情,吃饭、生孩子、竞争、获得声望等等。
按我的理解,为了传播自己的基因,人还会染发,整容,穿漂亮的衣裳,就像孔雀开屏一样去吸引异性。其实人跟所有的动物一样,尤其是雄性,为了保证基因的质量,必须强壮或者强大,强大包括权势和财富,包括给异性的安全感。
但人毕竟是有思想的生物,同时又是自私的生物,有的人喜欢自由自在享受生活,对传播基因没兴趣,别说生二胎,干脆就不要孩子。那怎么办呢?自然选择怎么才能让我们“乐意”去做上面说的这些事情呢?
上诱饵。
完成上面那些事,你能获得快乐,比如吃饭和谈恋爱都能让人愉悦。
不过快乐是短暂的,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如果我们只做一次,就能获得持续的、长久的快乐,那就没有动力去做第二次了。所以,自然选择希望你重复去做一些事情。重复吃饭,变着花样吃;重复与热恋中的对方见面、拥吻,是不是都能乐在其中?
其实每个人都很明白快乐是短暂的,只是忽略了这一点,其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获得快乐。如果不是这样,就会怀疑人生,看破红尘。选择获得快乐,可以理解成基因设定的程序,非意志强大者根本无法改变。好多人开口“放下”,闭口“知足”常乐,又哪里放得下,如何能知足。
贪图享乐对基因传播是好事,对人而言却非常可悲。好不容易得到了快乐,那快乐很难持久。比如我这种“作家”,所发表的文章,阅读量好不容易上了二百,自然乐滋滋的,晚上照例得喝上一杯。谁知第二天的阅读量就下降到四十,“快乐”一哄而散,消失得干干净净。于是便寄希望于下一篇,想象着阅读量上千。上千之前照样不满足,开始盼着过万。过万的快乐没有体验过,有可能会高举得跳起来。那是何等美好的预期。幸好有快乐相伴,渐渐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写作的过程略等于在不断释放多巴胺。
有人用猴子做实验,在笼子里挂一盏灯,只要灯一亮,实验者就会给猴子提供几滴果汁,猴子很喜欢果汁。科学家密切观察猴子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的情况。分泌多巴胺,就说明大脑正在经历快乐。
一开始,是果汁进入猴子嘴中之后,猴子大脑才大量分泌多巴胺。这个情况很明显,是果汁使猴子快乐。但是实验重复多次之后,猴子就掌握规律了,他知道灯一亮就会有果汁。这时候科学家发现,在灯亮以后、果汁还没给的这个瞬间中,猴子大脑就已经开始大量分泌多巴胺。对果汁的“预期”,就已经让猴子快乐了。再到后来,亮灯导致猴子分泌的多巴胺越来越多,而果汁带来的多巴胺越来越少。似乎猴子全部的快乐都在对果汁的预期之中,真正喝到了果汁,反而不怎么快乐了。
这个实验是不是特别有意思?说白了,人跟猴子一样,最大的快乐往往在于预期。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如此,便永远感到“苦”,永远不可能满足。
我不懂佛学,用罗伯特·赖特的方法来解读苦,勉强算是略知一二。
佛学八苦中,例如死苦,那是人生苦短,对寿命的不满足。求不得苦最好理解,求之不得,或所求甚多而所得甚少,不满足。各种苦,各种不满足。
有趣的是,生而为人,都喜欢吃“苦”。
苦海无边,偏偏乐在其中。
既然拗不过基因,那就努力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