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创意枯竭、举步维艰之时,头脑风暴这款圣器便会被祭出,然而我们经常遇到:开完一场精疲力竭的头脑风暴却颗粒无收,虽然收集到了大量零散、天马行空的想法,但实际可行的内容创意却寥寥无几。
归根结底是因为头脑风暴的结果源于直觉印象和表层记忆,即如果没有深度的思考,无论任何形式的头脑风暴都无法避免深度上欠缺、实操性薄弱的问题。
那么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吗?
答案就是:为参与者提供独立和深度思考的必要时间,同时提供多次交流讨论的过程,让参与者获得灵感和启发,从而不断调整和完善想法。
1、明确问题与要求:将问题、条件、要求等清晰明确地传达每位组员。

2、每位组员围绕问题进行思考,用三分钟时间在便利贴上写下3-4个解决问题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无需编辑完善想法,不要做任何讨论评价。
三分钟后,请每位组员在浏览其他组员的想法内容,随后进入新二轮的思考,组员可以基于前三个已经写好的想法继续完善,或者想出3-4个新的解决方案,如此反复。

3、当所有回合结束后,收集筛选想法,并把所有的想法内容集中整理至一处让组员讨论投票哪些想法最适合解决当前的问题。

4、整理出票数最高、最终采用的内容,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逐条深度细化,产出可执行的内容项。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为组员提供了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进行独立地深度思考,解决了脑暴缺乏深度思考的问题,还为性格内向的思考者提供了一个完善自我想法的机会。其过程后期的群体讨论和交流又让个体想法得以调整和优化。
在这里也为大家推荐一款头脑风暴利器 —— 会议桌,它不仅拥有各种丰富的协作工具,而且支持多人实时在线协作。简单三步,一个链接轻松邀请小伙伴体验更自由、更高效地在线头脑风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