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石头讲故事

作者: 梓姝zs | 来源:发表于2023-04-07 16:05 被阅读0次

    当大巴车挤出狭窄的石头巷道,停在被石头包围的新安广场,我看到石头墙上一行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字刻在石板上,石板嵌在石墙上,石板微微凸起,远看像浮雕。青色的石墙石板,红色的字,最后两个字的中上方,有一个黄色扇形牌匾,写着“文山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石墙上的瓦片也是青色的,整堵墙与背后的民房、前面的新安广场色调一致,自成一体,与远山青翠的林木遥相呼应,身处其间,顿觉心旷神怡。

    石头墙一头紧挨着一所石墙红瓦的房子,另一头挨着与外界相通的公路。这是一条秀珍的公路,说它是公路,还不如说它是石头巷道。轿车可以轻松通过巷道,但对大巴车来说,这路实在逼仄,技术不好的大巴驾驶员,想要把车开到新安广场,还得费一番功夫。广场精致小巧,五六辆小轿车,一辆大巴车,就把它填得满满当当。

    站在广场中央,举目四望,所见皆为石头,石头墙、石头房、石头路、石头桌、石头凳和各种石头器具。这是一个用石头砌成的村子。听村民讲,这里的石头是有灵性的,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故事。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鸡窝井”的传说。

    据村里的老人说,“鸡窝井”是新安村的饮用水源 ,是一个小小的石氹,小得只容得下一头牛打滚,因为石氹的形状像鸡窝,村民把它形象地称为“鸡窝井”。“鸡窝井”位于村子东北方最高处,她端庄,温婉,大方,如母仪天下的女主,端坐在村子最高处,俯瞰全村。有居高临下的威仪,也有安抚全村的温柔。

    新安村的饮用水一直靠“鸡窝井”供应,直到1985年,村长聂兴昌带领村干部及村民,靠铁锤、铁凿子、铁销子等简单的工具,历经两年锲而不舍的敲凿,凿出了一个池子。新开凿的池子比原来的井大得多了,可以容纳三千余方水,解决全村的饮水问题,绰绰有余。

    池子为半环形,池水清澈,晴朗的天气,蓝天白云倒映其中,与周围的茂林修竹相互映衬,形成一幅浑然天成的自然山水画。阴雨天,池子又是另一番景象,四周山雾蒙蒙,雨脚落在池子里,激起圈圈涟漪。粼粼水波伴着叮叮咚咚的响声,一曲山雨交响曲,让人如痴如醉。

    举全村之力,凿一口甘泉,滋养培育村人。据统计,直至目前,新安村在州县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和在全国各地务工的人不胜枚举。小小村落,仅在读大学生就有30来人。可谓是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如今的新安村,家家户户都有水窖,“鸡窝井”卸下提供饮用水的重任,作为备用水,供村民喂牲畜、打扫卫生等。不管时事如何变迁,“鸡窝井”在新安村人们心里的地位永远不会变,哪怕远走天涯,游子心里都有一道重重的“鸡窝井”情结。因此,逢年过节,游子归来,他们沿着石阶逐级而上,站在宽阔的井沿,看着清澈的井水,看够了,就顺着井口的台阶下去,蹲在石阶上,掬一捧清凉的井水,细细品咂,直到浓浓的乡味充满唇齿之间。才满足地站起身来,仰望远方的苍山翠竹,倾听清脆悦耳的鸟鸣,感受来自密林深处的阵阵清幽,游子们疲劳顿消,神清气爽。

    今天,我有幸游览新安村,沿着曲折逶迤的石头小径蜿蜒而上。路边石缝里,野花野草杂然而生,给人带来意外惊喜的同时,是对顽强生命的慨叹。俯拾皆是的生命奇迹,让我忘却了喧嚣,暂时沉醉在祥和而静谧的村子里。怀着一路的惊喜,一路的惊叹,直到抵达井口,靠在厚厚的石头井壁上,想象当年村民凿井的壮观场景,那是怎样一幅动人心魄的场面啊!历经岁月,几度沧桑,石头记下了这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想,“饮水思源”“不忘党恩”不是口号,而是传承,传承如石头般古朴而坚硬的民风和精神。徜徉在幽静的乡村小道上,看着眼前的一切,犹如触摸到厚重的历史,沧桑与艰辛一览无遗。

    遥想远古,从神话故事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到石器时代,以及当今西畴人治理石漠化家园的西畴精神,石头不仅给予我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还给予我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既没有仙人,更没有祥龙,但有淳朴勤劳的村民。

    新安村到处是石头,村民因地制宜,利用丰富的石头资源,充分发挥石头的作用,围绕石头,打造丰富多彩的石头文化。且不说石头房、石头墙、石头路,石头井,单说群众的生活用品,如石盆、石缸、石磨、石碓等都让人嘘唏不已。村子的角角落落,石头无处不在,有造型各异的花台㾿柱,有精美小巧的花盆器具,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新安村狭小,从广场到各户人家的路,基本都是石阶路,路窄坡陡,人们下地干活,少不了人背马驮。这不,我们刚进村,就看见一位七旬老人,牵着一匹马,慭然从坡头下来。老人左手牵着马缰绳,右手时不时正一下嘴里的烟斗。烟斗很有特色,坠着一串银色和墨绿色相间的珠子。老人精神矍铄,显得干练,应该是种庄稼的行家里手。这时,从一座院落里走出一位妇人,约六十岁,背着竹篮,正要上山找菜。坡下,一个老者双肩各扛一根四五米长的木头,慢慢爬上来。我看着那两根木头很重的样子,但老人不摇不喘,稳稳地往坡上走来。我不禁被他们的顽强打动和折服,现在社会,依然这样靠人靠马的村庄已经很少了。新安村村民,不受自然环境的局限,靠人力顽强改变这里的一切,不仅把石头作为生活用品,而且结合村容村貌,打造出独属于新安村的石头艺术。

    艺术氛围最浓的是旧址新安小学,学校的石墙上,村民绘制一幅幅独具特色的画面,“斗鸡脚架”“跳皮筋”“滚铁环”“踮着脚尖挤在小卖部窗口”“戴红领巾升旗”等画面,栩栩如生,满满的年代感,尤其是那副木制篮板,粗糙、简陋,是岁月变迁的见证者。看着眼前的画面,七零后的我,记忆突然被拉回童年时代。

    记忆里的贫瘠和眼前的整齐美丽,已经不能相提并论。自从实行新农村振兴以后,农村危房拆除重建,村内道路建设,饮水安全保障等政策的落实,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提升,农村面貌和生活得到大福改善和提高。新安村实行“美丽家园十美家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村民你争我赶,谁也不想当落后分子。渐渐地,这个因石头而出名的村子,也因为石头而魅力日盛。

    走近农户家里,干净整洁的石头院落,一眼别致的石头井,井口用青石板砌得齐齐整整。从井里引出的自开水管,一拧水龙头,白花花的水带着石头独有的清凉,井水缓缓穿过指缝,把双手的每一个细胞润泽得服服帖帖。院子里,主人精心布置的盆栽,形态各异的石头花盆,各色花卉正抽芽吐苞,几天之后,一定是满庭芬芳。

    宽敞明亮的厨房,长长的灶台上,现代电器一应俱全。而我们的视线却被右墙吸引住了,我们纷纷过去,看着石墙上的一排腊肉,闻着锅里飘出的腊肉香味,辘辘饥肠蠢蠢欲动,我们恨不得拿起碗筷大快朵颐。

    听到我们啧啧称奇,主人走过来,指着墙上挂着的一个猪肚子,对我们说:“肚子肉,是我们这里的特产。它是在新鲜肚子里装入猪肉和内脏,用绳子扎紧肚子口,悬挂起来。所有腊肉里,肚子肉最好吃,肚子肉要到到七八月份才好吃,今天也做了肚子肉,但味道还不太正宗。”

    正当我们对一墙的腊肉羡慕不已的时候,女主人宣布开饭了,我们围坐在石头餐桌旁,争相品尝地道的农家大餐,我们的筷子不约而同伸向那碗诱人的肚子肉。我夹起一块肚子肉放入嘴里,鲜香的肉块与涎液碰撞,美味瞬间延伸到每一个味蕾,极大地满足了我对美食的渴求。正如主人所说,肚子肉是腊肉里最好吃的,石头房里熏挂出来的肚子肉更胜一筹。起初,我对屋主人的话不以为然,以为主人不过是吹嘘罢了。当我正真品尝肚子肉之后,终于相信这是难得一遇的佳肴了。

    美景美食,加上勤劳的村民,淳朴的民风,浓郁的石头文化,我们流连忘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新安村利用石头创造了一个个神话,不仅养活了村里人,还吸引了四方客人来旅游观光。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的,新安村只是众多新风貌农村的一个缩影,祖国大地上,不知道有多少个这样的村子,有多少这样勤劳朴实的村民,正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讲好一个又一个动人而传奇的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石头讲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np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