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有朋友自新疆乌鲁木齐发来一条消息:在提醒我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的同时,也告诉了关于龙抬头的故事和习俗。在这身处孤岛,“没有自由”的日子里,能被众多的朋友如此关注、牵挂,美妙而幸福的情感便自心间滋生,化作暖流和力量充满了全身,让我战胜病毒、迎接美好明天的信心更加坚定!
在我的印象中,除了日历上显示龙抬头,宜理发以外,似乎从来就没有觉得二月二是节日,即使从事农耕的当年,前辈们似乎都没重视这个“传统节日”。可今天,在收到朋友的这条消息之后,朋友圈就开始刷屏,把今天当节日庆祝。我想就是期盼自今日起大地回春,阳光普照,诸邪退,百病消,来祝福“围城”之中的武汉,能早日战胜病毒,自由地置身在春光明媚的世界。
洗漱结束,看着镜子里自己越来越有艺术家气质的发型,才发现蓄发明志需要继续坚持,不打赢这场抗击新冠病毒的战争,我就不(能)理发。
在我老家,似乎除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老俗话外,还有理个发,好过年的说法。本来计划在1月22日去理的,结果,由于疫情的突然升级,我被蓄发。谁知这一蓄,就是一月有余,且暂时看不到可以理发的时间,需要继续坚持。距上次理发已超过70天了,尽管我一直觉得理发很麻烦,理发时会要求理发师理短点,以减少理发的次数,但也从来没有超过45天理一次,为了防疫,得继续蓄着。
“老板,你看我的头发,是不是越来越有艺术家的韵味?”
“你是‘大作家’,作家本来就是艺术家呀?”没想到,老板的回答竟如此犀利,他笑话我是一个自娱自乐”的作家。
“那好,我继续蓄下去,直到同你一样,长发披肩!”
“好呀,我等你!”说完,就去完成她每天都要重复的工作——消毒。
也许,又是因为订正以前报告数据的原因(今天的通报真有订正数据,但长江日报此后宣布:从24日起,湖北每日疫情数据通报将与国家卫健委同步发布),今天的通报比昨天更滞后,到10点半才发布。让想通过数据变化,了解疫情防控进展的老板多次询问。听到武汉新增病例还有348,没有达到她期望的再创新低时,失望的情绪即刻上升。“不是说拉网、清零的吗?怎么还有这么多的新增?”她自言自语。
其实,我也很想问这个问题,只是找谁问呢?政府的措施不能说不严厉,社区的干部不能说不辛苦,志愿者们不能说不努力,被封闭在小区里的居民不能说不听指挥。还能到哪儿找原因?找不到问题的症结,那就祈祷吧,祈祷这些新增,都是从疑似中确诊过来的。
湖北以外的其他省市自治区,情况继续好转,6省市下调了应急响应级别。武汉昨天发布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号召大家“咬紧牙关,做好防护,守好家门”。今天又多少让人意外地宣布,有条件启动外地滞留武汉人员出城,武汉滞留外地人员进城的消息。看到可以进出武汉的消息,我对外面大势的预判,就是在小区封闭管理后,情况已经开始好转,拐点也已初现。
事实上,我和老板就是滞留武汉的外地人。看到这条消息,自然眼睛一亮。可仔细阅读具体要求,才发现出城的要求很高,申报、审批、错峰。在社区连居民生活物资供应都无法满足,居民们还牢骚满腹的时候,如其折腾,不如坚持。
想到有朋友困在协和,我将通知推送过去,希望他得到医院的帮助,早日结束这与医院“不弃不离”的日子。在我们故乡,既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的俗语,还有“狗不嫌家贫”的说法。无论外面的条件有多好,也永远没有自己家里舒适,何况还是被滞留在医院里。
没想到他联系医院很快就有了回复:医院的运转也不灵敏,只能出证明,没有车,该怎么办。这结果显然在我的预料之中,但若要我解决,我肯定是无能为力。
车辆都被管制着,公交、地铁也已停运,我只能让他先拿到证明再说。在我建议他想办法找分配到医院所在社区的的士时,他告诉我:“同武汉市防疫中心打过电话了,回答是公告刚被删除了,让等新的公告。还让我帮他留意。
让我留意肯定没问题,手机上随时都能接到推送的消息。但公告发布很快又删除,这其中的原因不会简单。正当我感叹世事无常之时,手机收到指挥部的18号公告,宣布17号通告无效。原因是17号公告“系指挥部下设的交通防控组未经指挥部研究和主要领导同志同意发布的。”
这乌龙闹大了。交通组就能以指挥部的名义发通告?谁有如此勇气?我不得不想太多。看来是被中央督导组约谈才叫停的,为了下坡找了这么个理由吧。巧合的是同我一样想太多的不光是普通大众,也有知名人士,其中“老胡”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对公告中的解释除了有疑问,还有不舒服。
此后网上也有人披露,17号通告由“一副市长直接签发,未经指挥部研究和主要领导同志同意。”看来还真有忙中出错的时候。
其实,忙中出点错也在情理之中,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只要不影响疫情防控的大局,不破坏已经初见的成果,相信人们是可以理解,也能原谅的。
蓄发虽非本意,但为了配合防疫大局,头上这点小小的不爽朗,我还是可以克服的,何况曙光已现,胜利可期。但大的决策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要因为失误,影响到防疫工作大局,让憋闷了一个多月的江城百姓,增加新的精神负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