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前几天看了周冲的短篇小说《人间味》,短短的一篇文章,却让看了的人五味杂陈。在家庭环境里,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个词“原生家庭”。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总会背负着一些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烙印,当然这种烙印并非都是不好的。对于原生家庭,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亦不能全盘肯定。

但不可否认的是,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近几年来,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从《欢乐颂》里生长在重男轻女的贫寒家庭里的樊胜美到《我的前半生》中从小被父亲抛弃的罗子君再到《安家》里生于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后成为家庭提款机的房似锦。不知道大家看到这样的角色会有什么样的心情?是心痛或是同情亦或是感同身受。

在看了周冲的《人间味》之后我对原生家庭的伤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母亲此生积怨颇多,贫困、卑微、辛劳与冷漠使她无从舒展,我的蠢笨令她失望,父亲的美貌又令她紧张,她日益敏感易怒,神经如履薄冰,微薄小事便轻易令她发作。”令我印象深刻。

不幸的家庭里受伤害的何只孩子。原生家庭的伤害又何只一人。
人是环境的产物,什么样的环境养出什么样的人,毫无疑问,这是正确的。一个人所成长的环境,对这个人的性格、习惯、思维方式乃至三观都有极大的影响。
一个残缺的拼图并不能呈现出最完整的画面,而只有把完整的画面呈现出来,我们才能知道画面原本的样子。这就像家庭与个体的关系。

或许我们的原生家庭并不那么完美,但学会去改变,学会去接纳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具色彩。
若你曾被原生家庭所伤害,请记得黑暗里也会有光,学会与过去和解。
若不能,也请别把被原生家庭伤害的戾气带到你的新生家庭,伤害那些爱你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