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我和老伴散步在公园的林荫道上。就在这时,迎面的白杨树枝上有一只花喜鹊对着我们在……喳……喳地叫着。老伴说:“嗯!今天我们家肯定有喜事,你看这喜鹊报喜真带劲呢!”那天,我等了一天,到底有什么“喜事”发生?结果等到晚上和平时一样没啥喜事。于是,我问她:“你今天早上不是说喜雀报喜吗?怎么,今天没感觉到呢?”她说:“就是,这咋不灵了呢!你别不信,有时候还挺准的。”
百度图不过,我觉得有时候我们生活在一种“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的惯性里。因为这些事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就麻木不仁地不去认真关注而已。一般多数人都被那种习以为常的习惯所蒙蔽而随波逐流。
有些事流传时间长了已经形成一种不愿更改的教条。比如:在我国民间习俗里喜鹊是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的吉祥鸟,是好运和福气的象征,农村喜庆婚礼时剪“喜鹊登枝头”,“喜鹊登梅”等,也成为男女情缘的象征。
在民间却把乌鸦认为是一种邪恶之鸟,是不祥的符号。如果出现乌鸦叫,也就是一种危险恐惧的象征,所以根据这些特点大家都会觉得乌鸦的叫声是不吉利的。因为乌鸦经常吃腐肉的,这是人们最忌讳的,所以它是不祥之鸟。本人以为对事物这种肤浅的认知,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这种观点纯属迷信。
百度图在我看来,存在于世间的生命,不论大小,形貌、好坏、都有生存于地球的权利,也各有不同的功能,肯定要有叫唤、咆哮,有各自的发声,不可能异口同声发出维也纳优美动听的音乐,这些有情都应得到人的尊重。
在唐代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鸟,史书中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历史传说。有“周将兴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均有史书记载。在清朝把乌鸦称为吉祥鸟,有一次沿着乌鸦降落的方向找到了受伤的皇太极。
儒家以“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动物形象来教化人们“孝”和“礼”的一贯说法。因此乌鸦的“孝鸟”形象是几千年来一脉相传的。在《本草纲目》中称:“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百度图片在国外像英国王室乌鸦被视为宝贝。渡鸦在伦敦塔一住就几个世纪。在加拿大温哥华地区也把乌鸦称作是一种吉祥鸟。因为乌鸦很聪明,讨人喜欢,声音也很好听,又能维持生态平衡,也是极少会反哺的鸟。
我在沉思,为什么这世界上对同一种动物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呢?仅仅是地区文化的差异!可见世界上事物的价值是因人而异的,假如能够改变了我们对事物的偏见,事物的价值也就随之得到改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