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001 聚变反应

20181001 聚变反应

作者: 笨拙园子周六见 | 来源:发表于2018-10-02 21:14 被阅读0次

    作为老师,我对曾经的自己评价是,能作(zuō)。

    朗诵赛,辩论赛,语文综合性实践,打雪仗,趣味运动节,风筝节,植物园烧烤(禽流感时期)……可劲的变着花样造。那时经常会被同事感叹:"真有精神!”

    他们不知道,不是谁的童年都玩够的。

    当我听我的同龄人叙述着儿时在山里捡到刺猬烤熟吃时那种香味,在蓝天绿草里和小伙伴疯跑一个下午的欢喜,或者在林子里分辨各种虫子叫的声音,脑海里面只有这样的画面:一个小女孩被铁门外面的母亲指导着怎样把自己反锁在家里,然后被反复叮嘱如果有陌生人敲门一定不要回应。接着一转身面对的是一堆无聊的积木和更加无聊的书本。

    终于有一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活动明明会把自己折腾个半死,却依然继续。因为心里那个没有玩够的小孩在期待。明白了,也就消停了。

    直到这一次朗诵比赛,我的拖延症一直在线,直到最后一个礼拜,拖无可拖。

    然后,我的强迫症上线了。

    本来准备安排一下朗读分工就算了,一练发现不行,还得指导。指导一下这个,发现那个又不行。再来一次,那个行了,这个又忘词了。嗓子都要哑了,结果看见学生各种不靠谱,发起火来声音居然还不小。

    回到办公室,看见同事能安静的改作业,轻声和学生交流问题,顿生一股羡慕。然后问自己,这样熬到底有什么意义?

    玩,就是意义。

    因为那是一个重新发现的过程。

    11班的杜耀,之前每一次在班里读课文,都会有孩子在偷笑。一个外形健硕的小男子汉,读起书来居然那么柔。“杜耀,你的力量和感情都充沛,可是你是一个堂堂男子汉你知道吗?”那天舞台上的他深沉而热烈,诵出了中华男儿的沉痛。

    8班的赵彦博 第一次在班级开口读书,大家都笑了。机器人似的朗读。灯光下舞台上的他,音色深沉富有磁性,居然有腔有调的会悠长拖音了。

    11班的吕音璇,声音娇嫩的就像刚吐苞的玫瑰,我生气:“声音再好听没用,舞台上那么小的音量,没人听的见!你的感情呢?”转过头来对着旁边的周宇杰“你太甜了,我要的是含着眼泪的微笑,知道什么意思嘛?” 演出时,娇嫩的小玫瑰用上了洪荒之力,传递着甜甜的忧伤。事后我拿着视频回味时,旁人听到周宇杰的声音,都说“这小姑娘声音真好听真有感情。”

    改变,听得见,看得见

    8班俞璐说想参加朗诵比赛,试了几次我都觉得她声音太小音色也没啥特点。11班张瑞青好像也是这样,脆生生的没啥爆发力。可是分配任务的时候,俞璐一句句的争取,到了“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她的声音像是一下子打开了,明净又爽朗。接着平时不吭声的付儒琪出来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如其声,声如其人,恬静灵动。突然有一次,我发现张瑞青好像开窍了,收放自如,用声音传递出含泪的笑。感觉,永远是最难把控的。因为靠的不是爆发力,而是悟性。

    “潘云汐,你声音没问题,怎么一走出来动作怎么看怎么僵硬?你看看杨若溪她们,动作多自然!”就这样被一遍遍打击着,小姑娘上台居然没问题了!然而,大多数女朗诵生我很少去说什么,尽管她们曾经为了朗诵半句话都去努力争取。看视频时才猛然发现,沈馨瑶、吴子萌、姚瑞璟、苏佳梦、孙雯莉、欧阳可昕……我现在都可以想象,女孩子们不说话,暗暗攒着一股劲,要把自己那一句半句话读出彩的样子。

    女生出色的演绎

    8班男生朗诵一开始绵软无力,总是被女生笑话。

    地主家的公子和小姐们

    练着练着,男生从两边拥向中间,长叹一声“嗟夫”,真有古韵。后来加入的魏学然声音雄浑,朗诵时感觉洞庭湖波涛翻滚,他的声音就像定海神针。

    声如洪钟的男生

    这些变化,总共只用了一个星期不到。

    不止如此。

    正式演出结束,11班的李柯翰、陶子阳、宣启梵挺郁闷的,“老师,我那个耳麦都没有声音!我朗诵别人都听不到!”怎么会呢?孩子们。我站在下面几排,都能清清楚楚的听到你们那特别有专业范的朗诵,还有那滚烫的热情。是不是平时我老是打击你们,搞到最后你们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棒了?

    你们知不知道,有一种自信,叫“气场”。

                                           

    它不是凭空得来的。那是经历一次次打击,一次次磨练,最后修炼出的一种波澜不惊。你们的朗诵,即使没有话筒,台下的人依然可以感受到你们的气场,它是真实存在的。

                                           

    主持人报幕到《碧血丹心》时,旁边十一班的孩子问我是不是八班的节目,确定后热烈鼓掌。不知道是不是有一种对同样被刘老师“折磨”的战友的同情^_^。

    台上的你们感受了自信,台下的你们懂得了欣赏。两者相加,是人生中多么珍贵而美好的体验。

    还不止如此。

    从排练到上台前,孩子们都在紧张的追问我一个问题“老师,队形怎么排?话筒怎么分配?怎么传递?”可是他们得不到答案。因为这需要他们自己去摸索。摸索着怎么在一个团队里分工协作,合作共赢。事实是,即使最后只有六个话筒,他们仍然随机应变,配合不错。

    传递话筒的瞬间

    排练的时候,孩子有时没时间去食堂。有一天俞璐特别心疼的比划着告诉我:“老师,每次都是王伟婷,她一个人帮我们好多人带饭。她一个人抱好多都抱不过来。”一句话我收获了两个温暖的小人儿。一种温暖叫无私的支持,一种温暖叫真实的感激。

    演出第二天上午,李柯翰难过的都要哭了:“老师,我爸爸给我们朗诵的同学带的梨子,不知道给谁吃的就剩5个了。”我无意去做侦探。一个父亲,心疼自己儿子的嗓子,却不止想着自己家那一个。孩子学会了分享,这比吃什么梨子都甜。

    赵嘉妈妈晚上赶着送来朗诵服装,还特别给孩子们带来暖心的便当。她最在意的,是孩子吃到口的东西是不是热的。衣服送来了,很合适。她却皱了眉头“男孩子服装太皱了,我拿回去想办法熨好明天送过来。” 赵嘉有点像妈妈,每次排练时都会组织大家认真排练,每次练习状态最饱满,向天空挥手时,像一面旗帜。

    暖心的家长和暖心的便当

    这就是父母的心。爱的温暖是可以遗传,也可以传播的。

    后面几天精疲力尽焦头烂额之时,突然发现两个班强大的家长天团发挥了作用。需要做视频,被某宝狮子大开口的叫价惊到了,不到一天一夜,家长们就帮忙搞定了高端定制版视频。呼一声,就有专业的化妆师和摄影师为孩子们忙前忙后。

    幕后英雄

    “孩子们,你们知不知道,这一个活动,背后有多少人在为你们保驾护航?除了那些你们看得见的热心的爸爸妈妈,还有一个人你们需要感谢。那就是你们的班主任。没有班主任默默在背后无条件的支持,用理解和包容为你们大开绿灯,最后我们也不一定能看见那么精彩的表现。”

    一路相伴的班主任 台前的主角和幕后的援手

    8班的朗读比11班一直是要差一截子的。可是演出前那天早读,我在八班,突然发现一个班竖起书来读《秋天的怀念》,一个个是那么投入,那么深情。尽管,真正参加朗诵的,只有一小部分。

    脑海里突然想起学生时代物理书上的“聚变反应”,百度了一个简单点的解释:“核聚变,即轻原子核(例如氘和氚)结合成较重原子核(例如氦)时放出巨大能量。”

    也许,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轻原子核。单个时候,很难产生什么变化。可是一旦有机会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聚合成一个团队,就像重原子核一样,巨大的能量就释放出来了。

    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可以这样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001 聚变反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zn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