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他们的游牧部落物资是极度匮乏的,他们所处的环境非常的恶劣,赶上寒冬腊月或者是旱灾,那部落可能就要面临水草枯竭,牛羊大量冻死的情况。我们后世的学者经过研究,有了一个基本的论调,就是决定一个地方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文明,就是根据这个地方的降雨量所决定的。多雨的一侧就是农耕文明,干旱的一侧则多为游牧民族。正是因为下雨少,所以游牧民族的习性就是逐水草而居,当这个地方水草枯竭,他们就会选择迁徙。在水藻枯斜或者迁徙的过程之中,游牧民族就会面临物资匮乏,食物不足的情况。
那么你想一想这些马术跟箭术都十分优秀的游牧部落,他们在缺吃少穿的情况下,会不会把目标对准负武术的中原地区?游牧部落,人家机动性又高,抢了就跑,那是游牧民族的拿手好戏。再加上游牧部落的制度框架又比较落后,所以游牧部落为数不多的资源,基本上都被部落中的贵族所占有。就拿汉朝时期的匈奴来说,土地跟牧场基本上都被贵族所把持,这种不合理的分配,就特别容易产生内部矛盾。当内部矛盾到了无法调节之时,游牧民族可能就会发动大规模陆巡中原的军事行动。
从先秦到明清历朝,北方游牧民族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去入侵中原王朝的。其实中原王朝单纯依靠军事打击,它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农耕文明打游牧民族这个仗是非常不划算的。打赢了这个地,你又不能种,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转化丝毫的经济利益。所以从明朝开始,朝廷就采用了封贡的策略,只要你们蒙古的几个部落臣服于大明,金子、银子、绸子大明都赏给你,但是效果却不怎么好。因为明朝低估了人的贪欲,明朝赏赐的大部分物资基本上都集中在几个少数的贵族手中,所以无法从根本解决游牧民族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到了清朝,他们就将明朝这种拉拢方式更加完善。
首先你们蒙古人不就是想要资源,想要利益吗?好给你们。清朝通过各种手段拉拢了很大一部分的蒙古贵族,并且实行了满蒙联姻的制度。仅在皇太极时期,宫中的后妃之中就六位来自于蒙古草原。据统计,在清朝路关的二百六十八年中,满蒙联姻的次数就达到 500 次之多。这种的联姻模式让满蒙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深,两家慢慢就融为了一体。
再有就是清朝在蒙古实行了蒙旗制,清朝将原本的蒙古各部划分出了 200 多个旗,管理各旗的人便是各旗的领主。清朝一共划分了内属蒙古 61 旗,外翻蒙古 201 旗。各旗主多是由朝廷委派,主要是满蒙两族的贵族所担任。在此基础上,清廷还设置了诺干旗为一盟,盟长则是由朝廷来确定。蒙旗制为各旗划定了各自的牧场边界,严禁牧民跨界去放牧,所以清朝直接就将其与其之间的蛋糕给你划分好了,这就减少了因为资源分配所发生的争斗。而且清朝这种分而化之的模式让蒙古各部很难形成合力,从而让蒙古各部无法对中原地区形成什么较大的威胁。
当然了,清朝对于蒙古也少不了一些军事上的动作,早在皇太极时期,满清就击败了蒙古的末代大汗林丹汗,他的后人也向皇太极投降,其实在这个时期,清朝并没有算是彻底解决北方的游牧问题,他只是将北方的游牧入侵控制在一个可控的状态之内。一直到了乾隆平定准格尔部,北方的游牧入侵这个困扰了中原王朝 2000 年的问题才算是彻底的解决。满清能够解决,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出身于渔列民族,跟游牧民族在习性上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他们对游牧民族可以说是更为了解的。第二就是历朝历代所积累的经验,你比如明朝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这种拉拢蒙古逐步的策略了,而且明朝对于建州女贞也是实行了分歧之日离歧视的策略,只不过后世因为各种原因对建贞女周簿这种分而化之的策略给玩砸了。所以说清朝在明朝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优化,把这个拉拢跟联姻加在了其中,所以说这种历朝历代的探索,才使得清朝能够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