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香酥辣的小屋
古代中国北方防御的改变轨迹

古代中国北方防御的改变轨迹

作者: 香酥辣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16:20 被阅读0次

中国北方是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的入侵中国在历史上是非常常见的,那么游牧与中原对峙谁占据优势?优势是因为什么?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北方防御的重点在那些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国北方进入中原的三条路径,河套,山西,燕云,而对于中国不同时期的王朝,这三个地方的侧重也是不同的,西汉对通过对河套的争夺完成了对匈奴的战争优势,唐朝则是由山西出击,宋与明则是被游牧民族从燕云山脉入侵,所以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原国家的北部边防重点也不一样。

中国第一个中原王朝——汉朝,因为其前身是关中地区的秦国,加上定都,西汉政府的直辖郡基本上就是秦国故土,所以西汉的统治核心在关中地区,要打击西汉政府就要打击关中地区,匈奴来说这三条道成功率最高的是河套地区,河套地区的优势有两点第一路程短,继续南下就是关中陕西,第二补给方便,水草丰美适合放牧。

其他的两条路来说,山西是整个中原王朝的北部方向防御的中轴,非常重要,但是一个问题就是,中原王朝的政治核心不在这里,不但要攻克太原,还必须统治山西北部,要威胁中原王朝的关中或者是洛阳地区,还得控制山西南部,要么渡河,要么打山地战,这两点对于匈奴来说成本太高,收效太小,但是控制了河套地区的匈奴也会对山西进行袭扰,反正袭扰的成本很低,不抢白不抢。

还有就是走燕云山脉,首先这条路太远了,控制了燕云,要么向南打使得刘姓诸侯王臣服,要么向西打山西,向西的问题上面说过了,向南直到长江,这片土地的治理成本对于匈奴来说近乎不可能,另外一点是如果匈奴统治了中原,向西打关中,就是六国攻秦的翻版,匈奴不是山东六国,他的制度,生产力水平不足以支撑这个战略。

所以说,对于汉朝来讲,最重要的是河套地区的争夺,河套归汉朝,汉朝的关中地区安全了,自然可以与匈奴打消耗战;河套归匈奴,那么匈奴可以低成本的迫使汉朝屈服上贡,低成本掠夺。

而对于唐朝来说,则是河西地区的问题与河北的问题,唐朝的统治中心在关中,河套地区的安全在开国的时候就解决了,唐朝面对的问题是军事问题与经济发展的问题,隋唐时期修建的大运河,促进了中原给地区的交流,极大的发展了中原地区的经济,中国的经济中心东移,汉唐中后期不得不迁都的原因在于关中的发展上限一到,中原地区的经济相比,中原能够供养更多的政府官员。

因为唐朝的特殊军事制度,造成了武备是北重南轻,因为其对草原势力的有效征服,导致了对北部防御是两头重中间轻,虽然这样的安排对外敌的防御与进攻是有利的,但是面对军阀的背叛却是极为不利的。在唐朝到达扩张极限的同时也意味着军功制度的失效,没有了敌国就没有军功,没有军功,一些人就要制造军功,当然也有一些唐军将领的个人野心。

唐朝之后,燕云地区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保护华北平原的重要屏障,甚至是面对北方游牧国家进攻的第一道(也是唯一的)屏障,出了燕云山脉之后,一望无际的平原,直到长江才能阻止骑兵的驰骋,而重要的游牧国家统治中原的成本也被汉化与生产力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辽国采用了南北院的制度完成了对燕云地区的控制,当然这个时间非常长。

当游牧民族统治中原的农耕地区的成本非常低之后,游牧民族对中原国家最大威胁就不是袭扰了,而是对中原地区统治权的争夺,蒙古面对西夏,金,南宋的乱局中,还是要选择了走河套地区的路子,原因有三,一是西夏是最弱的国家,第二蒙古不是生活在东北平原的女真人,无法轻松控制燕云山脉,蒙古还有对中亚的征服战略,第三就是蒙古首领的个人选择了。

在明朝时期,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甚至在土木堡之后的几十年之后,明朝依然有力量组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万历三大征)。明朝选择北京做都城的原因之一,就是吸取了北宋的教训,必须控制燕云山脉,第二就是他是燕王的封地,燕王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要做出比他父亲,他的哥哥更强的事情来证明自己,以北京为基地不断的对蒙古进行打击。

实际上对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对北京,或者对南京的征服距离都太远了,但是对于东北地区的游牧打渔民族来说,北京很近。蒙古很多时候是打到城下,围城能力不够,然后撤退,当然这个时期明朝也没有大规模的起义现象,金包括后金他们对北京的地区的控制力度是比蒙古方面要强的,因为蒙古要从密云科尔沁,甚至是山西,可是金朝,后清只需要控制山海关就行。

这三条路的重要性是随着中原王朝的统治核心的变化与地区经济变化发生着变化,对于一个汉朝人,你跟他说右北平比河套,比西安重要,他很觉得你是一个疯子,对于一个明朝人的眼光来看北京肯定比河套要重要。国家战略,经济中心都会发生改变,而其支撑起改变的背后的原因,这些都是猜想,有历史资料与逻辑证明你的猜想,不正是历史的乐趣吗?

我是香酥辣,我在:110851018等你。

相关文章

  • 古代中国北方防御的改变轨迹

    中国北方是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的入侵中国在历史上是非常常见的,那么游牧与中原对峙谁占据优势?优势是因为什么?不同的...

  • 长城简介

    长城(Great Wall)位于中国北方地区,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自人...

  • 读辽、西夏、金史后记

    辽国是以契丹为主体,在古代中国北方建立建立的王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契丹是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

  • 我的改变轨迹

    从喜马拉雅第一次了解罗胖的《罗辑思维》到成为《得到》的忠实用户; 从专栏订阅后简单的阅读到加入007群体之后写作的...

  • 改变人生轨迹

    “我不能说你们的选择会让未来变得越来越好,但我相信它一定会改变你们的人生轨迹……”这是我的导师,清华启迪之星导师团...

  • 沿着自己的生活轨迹走完一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每个人也都习惯了沿着自己的生活轨迹生活,这个轨迹很难改变,如果要是改变了自己的生...

  • 52.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 在中国古代,汉族统治者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为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通婚,被称为“和亲”。在古代,中国北方生活着...

  • 机不可失 失不再来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机会对谁都是平等的,只要能够抓住机会,就会让自己的人身轨迹发生相应的改变,一旦错过机会...

  • 很多朋友忽然不联系了,会发生什么?

    What Happend ? 01生活轨迹因工作改变了 生活轨迹的改变,社交工具的更迭,联系方式的变化,有些朋友慢...

  • 不要改变自己的轨迹

    有很多的人都会因为他人改变自己的轨迹。本来走得好好地,因为太过甜蜜或者悲伤,影响了自己的情绪,于是,停下了脚步,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中国北方防御的改变轨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ku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