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不执”是从余秋雨老师给中学生讲文学素养的课程中听来的。
在课程的最后,余老师对中国经典文化儒释道分别用一句话做了概括:儒家教我们“君子之道”;道家教我们“天人合一”;佛家教我们“无常勿执”。真不愧是文学大家,三句话直击三个学派的要点,使我眼前一亮,因为一直以来也比较喜欢国学经典,也涉猎了不少典籍,所以至少知道余老师说的没错,这三点确实是三个学派最值得人们学习的地方。“君子之道”我们从小就学习,也自认为做的还不错;“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平相处,我自认为自己也还做的不错;就只有这个“无常勿执”,先不说没有多少人认识到“无常”或者说注意过“无常”,即便是已经意识到了“无常才是永恒”,也很难做到不执着。所以“无常不执”成了我的座右铭。
在简书上注册账号时,让取个名字,先取了一个,说是已有人使用,我瞬间就想到了“无常不执”这个名字,拿来一试,还好没有人使用。
今天读一篇简书文章,说是看了好多大V的文章,他们之所以成功,首先是“从不断更”,其次便是写的时候心中时刻装着读者,考虑清楚自己的文章是要给哪些人看的,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当即记下这些要点,准备一试。
于是我问自己,“我的读者是哪些人?”我发现自己一不关心时事,二不喜欢对他人(明星等)评头论足。这岂不是和大多数人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我想写的是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是自己的真心话。因为在学习国学经典过程中,我懂的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只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遇见的人很少,影响的人很少。但是现在网络时代,而我又想通过写作去传达自己的思想,那么这种影响就会很大,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影响到别人,读者群越大影响越大,所以不得不慎重啊!
余老师说文学创作就是发现生活中的大的或小的善和美,并表达出来。我很羡慕别人有把一种教化和启发融合在一部小说里或一个故事中的表达能力。这种能力我也在努力学习,但是感觉吃力。只能一根筋的写得很直白。
我想用我的简书账号,记录我的所思所想。通过我的“养生”类文章的分享,使人们get到简单易行又花费不多的养生方法,实现身体健康健美、皮肤素颜也红润白皙,使人们不再执着于大众认为的美丑胖瘦,而是发现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美!通过“国学经典”类文章的分享,使人们内心丰富起来,破除无明认识无常,不再执着,实现内在美!
也许我的读者很少,但我仍会认真写下去,愿与有缘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