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为他们的儿子打下什么样的基业?陶侃厉害,对于东晋朝廷来说,他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在势力衰败的时期,手上都能掌有一洲之地,而且手上还有一支军队,它是东晋朝廷少数能拿的出手的军队之一。
陶老爷子一生赫赫战功,踏实做事,可以说他就如诸葛亮那般,事必躬亲。然而,他的17个孩子令人遗憾,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一个问题,虎父未必有虎子。
陶夏,封都亭侯,后来被封为长沙公世子,但是封侯的功劳来自他老爹,至于长沙公世子,他老爹是长沙郡公,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老爹仙去没多久。而且,在他老爹陶侃死后,第一件事不是依照礼仪,守孝三年,而是回老巢拿武器,与兄弟刀兵相见。
侃死,送丧还长沙,与弟陶斌、陶称各拥兵相图。既而解散,斌先往长沙取器仗财物,夏至杀斌。
-------《晋书》
陶琦,官至司空掾。
司空就是丞相的意思。掾表示佐助的意思。
所以这个官职其实就表示着。他是丞相的属官。现代话大概就是国务院总理的秘书。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丞相是谁?
他老爹陶侃还在世的时候还不会出问题,但一旦是他老爹去了,陶氏在中枢可没有什么势力。而朝廷中枢,向来都是以王氏司马氏等世家门阀把控。所以这个官位从某种程度来说没有多大的实际权利。在当时,拥有实际权利的不外乎两类人,军队将领,特别是陶侃,桓温等拥有赫赫战功的将领,要么是拥有极高的名望的世家门阀,其余的,大多都是这几股势力的陪衬。
陶旗,咸和(326年—334年)末年官至散骑侍郎,封郴县开国伯。
陶岱,官至散骑侍郎。
这两人混得其实以经不错,在皇帝身边有话语权的,但是,有一件事必须清楚,东晋时期,皇权不振,士族专权,换句话说,皇帝其实没有多大权利,所以,其实这两个人,也混得不怎么样。
举个例子
东晋时期,桓温第三次北伐失败,但是借此已经成功控制了东晋朝廷中枢地区,但是当他准备借此废帝的时候,却被谢氏和太原王氏拦了下来。牵制桓温的不是朝廷军队,是两大氏族的政治力量
陶斌,官至尚书郎,为陶夏所杀。
兄弟相残的典范。
陶称,官至监江夏随义阳三郡军事、南中郎将、江夏相,为庾亮所杀。
官位打到义阳三郡,是不是很不错?但是这个官位是庾亮封的。庾亮跟他老爹陶侃的关系可是相当不好,这可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当他带着两千人人马前去上任的时候,有两百人马将他拿下,送给庾亮。庾亮借口便把他杀了。
陶范,小字胡奴,陶侃第十子(一说第九) ,为其诸子中最有名之人,太元(376年—396年)初年官至光禄勋。
陶范,小名胡儿,根据史书记载,这人是混血儿,但是这也是少数还对得其他老爹的,根据《史书》记载,这人曾经拿着剑指着袁宏,质问,陶侃功勋如此伟大,为何无一字提到先人。待其袁宏回答 他并没有忽视他,并具体指出写在哪里之后,陶范才放过袁宏。从另外一个方面来描述他,陶范是当时陶侃十七个儿子中最为有名的一个,可以说,这已经算是他家庭教育,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了
陶茂,官至武昌太守。 可能不认识这个人,关于他的史料记载也非常少。这个人唯一出名的地方就在于他有一个富有名气的孙子,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道理,虎父还真有可能有犬子,这个道理其实很浅显,就像李嘉诚说过,一个成功人士,拥有再成功的事业,若家庭教育是失败的,那么成功将毫无意义。
是不是这个道理?说的再实际一点,陶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实业家,东晋开国元勋,以寒门之神份,立于豪门之间,可是在他故去之后,滔天大势毁于一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