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所谓“同学”,固然是在一起生活学习的人称之为同学,一旦“同”了学,就是永久的同学。旧时称同学为“砚席”,也称“同砚席”、“同砚”。共一方砚台,同一张坐席,同一位教师上课,当然是同学了。
(二)
我的同学局限于湖江中学一起学习生活过的人,也因此同学的范围相对较小,只因那时读书不努力,成绩不好,以至于高中、大学都与我无缘,也就没有了高中、大学的同学。相较于高校同学,我们初中同学要简单纯洁的多。因为我们都处于童贞年代,思想朦胧,些许的年少轻狂,也有些跳皮的同学狂妄不羁,不学无术。在我的朋友圈里,同学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但凡有同学邀约,只要有空都会积极参加。只是毕业后应征入伍,于是朋友圈里又多了“战友”的圈子。“同学”与“战友”大概的意思也是一样,只不过是一身的绒装,身处远方军营之中不同罢了,“求学”与“参军”,后者更加的神圣而已。
作为身居农村的同学,毕业后不是留在家中务农,就是外出打工,男同学多了一个去处,那就是参军,我的去处是后者。于是同学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在军营里,每每吃苦受累,都会忆起求学时的美好往事,当然更多的是想念印象最深的一些同学和一些事。
我的家在距学校只有5里地的赣江中央的一座小岛上——大湖洲,却因隔着一条河,进出村子很不方便,尤其是在汛期,过渡是非常艰难的一个问题。所以,我读初中时,父母亲让我住校,所谓住校便是吃住在学校里,每周只能回家一次。因此,每逢周六吃过早饭后,我们这些住校生便早早收拾好回家的东西。通常是换下来的衣服、鞋子、菜盆、米袋之类的物。然后在课堂上假装听课,其实心早已回到了家里,哪有心思上课呢?只等着下课放学的铃声一响,同学们个个箭步如飞,将老师上午布置的作业胡乱塞进书包里,飞奔出校门。那心情堪比毕业会了,大有“再见、我的学校;再见、我的老师;再见,我的同学”。于是区区5里的马路上,都是背着书包,拎着袋子的男女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男学生在前,女学生在后,都急匆匆的往家里赶。一路欢声笑语,一路嬉戏打闹,一路汗流狭背。到了星期天的下午,自然要回学校,父母亲在做午饭时,就准备好了我带去学校的菜,多以干菜为主,带的最多的是腌菜、萝卜干、咸鱼干、花生米,我离学校近父母亲还准备一到两个水菜。吃过中午饭,我总是要把家里的水缸挑满,然后依依不舍的赶去学校。于是,在区区的五里路上,又看到了三三两两的学生,背着米,提着菜风尘仆仆的赶去学校。那时我非常的羡慕住在学校周边的通校生,现在称之走读生。
我们这一届的初中,从初一到初三总是在不停的更换班级,学生交叉换班。因此这一届的学生基本都认识,只是有些同学印象深刻,有些只知其人不知其名,还有些听过名字但不认识其人,以至于毕业多年后,有些同学不认识也想不起来了。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毕业后外出打工了,再也未曾见过。那些没有出去留在家里的,偶尔在赶集时还能见到。我初中毕业后,留在了家里务农三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便去参军了。在部队一干就是十三年,渐渐的与同学失去联系。80年代末90年代初联系找人靠寄口信,远的只靠写信、电报联系,固定电话几乎没有。跟我同在一起的当兵的战友,尤其是那些城市里的战友,都在与同学们鸿雁传书,特别是看到那些信封上面字迹纤秀的,一看便知那是女同学写的,跳皮捣蛋的战士于是拆开当着众战友面大声念起来,引来一阵阵开怀大笑,每个战友都有这样的事情,唯我其外。其实在那时,我也有感情较好想念的同学,也有心仪的女同学。却没有书信往来,只是有过一两次与同村同族同学写过信,信里也打听过特别是心仪的女同学的近况,只是她也没有与同学们联系。
(三)
在与同学失去联系多年后。04年,我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赣县,转业回地方有近一年空档时间,等待着政府再就业分配。期间我无所是事,县城的熟人较少,也就一两家有来往的亲戚,闲着没事会去他们家里泡泡茶,闲聊,去多了也感觉无味,于是偶尔去去,其余时间整天游手好闲,游走在县城各个地方,渴望能碰见一两个同学,通过他们与同学们联系上。一次去菜场买菜,经过县房产局楼下时,一间门楼店招上写着“三上电脑”打印店,里面电脑桌前坐着的一位男士正在电脑上打字,侧面看感觉面孔熟悉,于是斗胆上前近看,一眼便认出是我初二同班的庆高同学。他的面貌基本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比读书时胖了一些。我大声地叫他“庆高”,他似乎有点茫然,很快便认出我。于是起身握手,互致问候,又坐下泡茶。打量着他,不光胖了,个头也高了,眉宇间透着成熟稳重,上穿白色的确良衬衣,下穿灰色裤子,一双似乎穿了多年的皮鞋,一身穿着简单朴素。泡茶闲聊,自然是毕业后的去向、从事的工作,婚姻家庭、其他同学之类的话题。通过交谈,得知他的妻子也是我们的同学“来英”。这个“来英”,与我同姓,按辈份,我该称呼她“姑姑”,只是读书时不同一个班,仅仅认识,毕业后再也没有见过了,所以从未叫过“姑姑”,还是称呼“来英”更为贴切。“来英”算是联系上的第二个同学吧。读书时知道庆高同学有个了不起的父亲,在外地的国企工作,那个时的国企有职工子弟学校,也叫技校吧。庆高毕业就去他父亲那里读技校。可那时恰逢国企改革,不然庆高也是国企工人吧。之后庆高与来英恋爱,就在县城开着夫妻店,从事电脑打印生意。
认识庆高后,慢慢地通过他,越来越来的同学逐渐联系上了。于是待安置期间有了更多的去处,了解认识了更多的同学。吴同学是我认识的第三个同学,他在市里驻赣县的一家国企――“铝厂”工作。他是我们上届复读同学,戴着一幅眼镜,个子矮小精干,与他聊天很有意思,吹牛不怕吹破天,后来下岗了,又不知他去哪了再次失去联系,双增添了一份缺憾。
再然后的11年,有了一次88届同学的大聚会。能有此次的大聚会,不得不说这位热心的同学“圣今”,我与他同学时,虽不在一个班级,但我们两个班级仅一墙之隔,所以认识,印象中他个子不算高也不胖,读书时是个很老实的人,正是因为他,才有了11年的大聚。很幸运,同学们还记得我,受到同学的邀约,得以参加这次的同学大聚会。
(四)
南方正月初的气候,总是阴沉寒冷,湿冷的雾气将天际边灰色的云层雾獐裹峡,天地间寒风徐徐,拂面冰冷如雪。尽管如此,人们穿着厚实却依旧眉开眼笑走亲访友,热情的招呼前来拜年客人,似乎寒冷的天气更加衬托人们的热情。在连凹的东北角,新的湖江中学校区更加的热闹非凡,前来参加88届聚会的同学们全然没有因为寒冷天气而退缩,操场上三三两两的同学们都在为再见同学分外的执情,互致问候。二楼走廊左侧墙上挂着一幅红布,下方摆着方凳,每有同学上来,便被热情同学“拦着”,原来是要照相,为了制作同学通讯录。那照相的不是“人丛”同学吗?一眼便认出,那个在读书是会“吹”的人居然学会了照相,胸前挎着的照相机,一看便知那是专业照相的,莫非他开了照个馆。听其言、观其行,“人从”还是读书时的模样,没有多大变化,“油嘴滑舌”的,印象中他“五音俱全,特别是‘吹’更拿手,据说是从他父亲那里学来的。会议室里的同学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都在回忆求学时美好的往事,不时传来轰堂大笑,也有抖落那些年陈芝麻烂谷子之糗事,拿同学开心。那些参与组织的同学们正在为聚会紧锣密鼓动做好会前准备,抬桌子、布线、试音、安排座位,“喂、喂”调试声响彻整个会议室,与同学们笑声聚合一起,聚会的氛围更加浓烈。主席台上方墙上悬挂着“热烈祝贺湖江中学88届同学聚会圆满成功”,前端摆放着长条形四张桌子,上面放着某某座位席的牌子,自然是那一届的校领导。主席台下方前排同样也摆着座位席牌子,应该是那一届的任课老师吧。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主席台的校领导和老师们落坐了。我和“庆高”同学坐在后排,他一直在向我介绍这是某某同学,不时有同学过打招呼,我也就热情的招呼着,却不知是谁,好在有庆高在旁边,不至于失礼。
“请各位同学找好座位,聚会典礼马上开始了”,这时一声粗狂响亮的声音传来。主席台上一个高大粗壮的同学正对着话筒说话。仔细看看,感觉陌生,便问坐在旁边的庆高同学,“这人是谁呀”,庆高答“圣金”同学呀,我一脸惊讶,“果真是他吗”。企止是变化,简直判若两人,哪像读书时文弱老实的圣金,厚厚的羽绒服显得更加肥胖,估计体重得两百斤,幽黑的皮肤像是东北大汉。话音落下,会议室里肃静无声。“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一声甜美清脆的女声响彻整个会议室,循着话筒的声音转到主席台,一个靓丽的身影正全神惯注地念着主持词,一头乌黑的秀发自然下垂落在背部和两侧的肩上,带着一副金色眼镜,眼镜下一双晶亮的眼睛特别有神,两条细长的眉毛就像两个倒下来的小括号,未加修饰的脸显得清秀白嫩,身穿红色外套,毛绒绒的白色衣领将脖子裹的严严实实,下穿黑色的冬裙和裤袜,高跟黑色的高筒靴子,打扮的非常幽雅有气质。这不是“伟华”同学吗?印象里她清瘦斯文,是上一届复读的,初三时与我同一班,好像是坐在后排。是女大十八变还是经过了社会的历练,变得如此幽雅气质。
主席台左侧的另一主持人是个男同学,看着脸熟,但终究还是不知道他的名字直到现在。男主持英俊帅气,不胖不瘦、声音干净。与“伟华”同学配合的极其默契,两位主持人伶牙俐齿,巧舌如簧,抒发着对母校的怀念;对老师的感恩;对同学的赞美;充满着激情,充满着兴奋,情到之处抑扬顿挫,激动之处挥舞双手、俯首鞠躬,老师同学们被这精彩的主持报以热烈的掌声。 “你方唱罢我登场”,把聚会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同学们热情高涨。此时与室外的寒冷天气形成鲜明的对比,室内的聚会典礼热情洋溢,同学们的心里充满着再见同学时的温暖,温暖着全身,温暖了每个人!
坐在后排的我完全被这激情四射的聚会典礼所感染,绞尽脑汁籍于回想起记忆中的往事,仿佛又回到了读书的年代。
(五)
80年代,小升初是要考试合格录取才能进入初中就读的,那时我的梦想、梦寐以求就是进入湖江最高学府——湖中。终于我录取了,家人高兴,我也实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梦想。
梦想就这样在充满着激情的青春燃烧,燃烧了那段青春年少狂妄不羁。燃烧了那时的年少轻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