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爱,都给你。
一
小囡囡自从到家之后,二婶一直在村里养羊的人家里给她订着羊奶。因为奶粉不太好买,常常会断货。而村里养羊的人家不少,羊奶又很新鲜,都是当天挤的奶。
后来到两岁的时候,亲戚邻居们都说孩子大了,能吃面糊糊了。但是二婶觉着孩子还是太小,吃饭有点太早了,担心以后小囡囡的肠胃不好,于是仍然让二叔天天取羊奶。
后来有一阵子,囡囡经常上火,嗓子干哑。二婶打听牛奶喝着比羊奶性平,不容易上火。所以,二叔自行车筐里的羊奶又变成了牛奶,就这样囡囡的小嘴巴两种奶变换着吃,从没不间断。一直吃到她见了奶瓶就摇头的时候才停下来了。
三岁了,小囡囡出落成了个小小的小美女。白白的皮肤,嫩嫩的小脸蛋,一见大家就露出甜甜的微笑。
二婶本身就是个美女。再加上她素来爱好干净整洁。虽然生在那物质匮乏,缺衣少穿的年代,却依然挡不住姑娘家爱美爱干净的天性。二婶总是把她那一头乌黑的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穿的衣服干干净净的。结婚之后,更是把自家丈夫孩子打扮的格外的干净整齐。稍觉得可惜的是,她生的是个儿子,一肚子的穿衣打扮的主意没处发挥。
现在,二婶有了女儿,小女儿也开始渐渐的长大了,二婶的那些对美得追求可算是有地方发挥啦。
马上要过农村里特有的聚会了。为了让心爱的小女儿漂漂亮亮的出现在亲戚朋友面前,二婶早早的就开始盘算了。她出门逛街时四处留意,看哪家商店里有她满意的,适合女儿的衣服。
终于,在出门三四次不同的地方,逛了五六家大大小小的商店,二婶终于相中了一款小小的旗袍裙。
这款小旗袍裙有四种颜色,二婶看来看去,拿不定主意到底选择哪一种颜色。后来索性把四种颜色的小裙子都买了。囡囡正是可爱的时候,穿上哪种颜色都很趁她的小脸蛋,都漂亮。
隔壁大妈去二婶家借大锅准备蒸馒头。她刚巧碰上要出门小囡囡。只见小小的人儿,又穿了件从没见过的小花裙子,喜滋滋地给小伙伴们炫耀去了。
“哎呦!这不是小囡囡嘛!”
“大妈好。”
“你这花裙子是新衣服吧?”
“嗯。”
“花裙子是谁给你买的呀?”
“是妈妈买的。”
“奥,新衣服真漂亮。”
“谢谢大妈,我玩儿去了。”
“嗯,好,赶紧玩儿去吧。”
大妈转过身看着小楠楠的身影,她说不清自己是羡慕还是嫉妒这个小姑娘。
二婶可是真爱这个孩子,打心眼里爱啊。
又一年过去了,囡囡也四岁了。
二叔二婶儿两口子那年必须要自己亲自上坡割麦子了。往年他们都是掏钱请的外地来的麦客们割,因为自从生了儿子之后,二婶身体不太好,很多稍重的劳累的农活都不能多干了。可是那年不知怎的,麦客特别少。人家专干地多的人家。他们家里人少地也少,好不容易问了几个人,人家一听活太少都不愿意来了。
儿子已经不小了,跟到地里没多大问题,忙碌的时候还能给搭把小手干干小活,可这小女儿怎么办呢?虽说那时候在农村,农忙季节时人们把小一些孩子带到地里或者干脆锁在家里,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可是二婶却舍不得这样把囡囡单独放到家里。她实在是不放心小女儿一个人单独在家。二婶寻思着,算了,把小女儿也带上吧,只要让孩子不离开她的视线。哪怕到了地里面,她光看孩子不干活也行。
就这样,上坡割麦子的时候,二叔二婶带着他们的一儿一女一起到地里。
在二叔后来的记忆里,那一年的麦收异常辛苦,也异常难忘。
二
生活不易,父母心怀愧意。
囡囡很快就六岁了,儿子已经上学两年多了,小囡囡一年后也要踏进学校了。家里的负担越来越重了,靠着二叔每月的那点工钱,他们两口子感觉越来越吃力了。
二婶靠着一手出色的绣花手艺,在镇上的缝纫组里找了活干,也每月开始拿工资。
二叔现在是汽车队里的主要骨干,除了正常的出车,还要时不时的跑长途,很多时候都不在家。
二婶所在的缝纫组偶尔也需要加一会儿班。
每当这个时候,哥哥上学走了,爸爸妈妈早早的上班去了。还没睡醒的小囡囡就不得不一个人独自呆在家里。
由于他们家基本上位于村子的最边缘,二婶为了安全起见,常常会把大门锁住。她把钥匙一般都放在隔壁。
因为隔壁就是二叔的大哥大婶一家子,所以二婶并不担心囡囡。她告诉囡囡,睡醒了就朝着大伯大妈家喊一声,大妈家就有人给她开门。要是不想出去就呆在家里玩,吃的喝的就在她能够得着的地方放着。
这一天,二叔和二婶上班走了,小哥哥也上学去了。睡梦中的小囡囡又一次独自在家。二婶上班走之前给隔壁的大嫂打了招呼,大门钥匙也依旧放在她家。
10点多了,大嫂到楼梯上看看隔壁兄弟家的院子,叫了几声,见没人答应,就下楼来了。她琢磨着这小闺女可真能睡啊。
看看时间,大嫂开始给全家人准备中午饭。择菜洗菜,油煎火烹。和面擀面,水煮火烧。
大嫂正忙的欢的时候,突然间,隐隐约约听着有孩子的叫声。
“大妈,大妈……”
“大妈,大妈,给我开门。”
“大妈,大妈,拉我上去。”
大嫂赶紧停下手里的活,关了火。噔噔噔的快步走出厨房,三步并作两步,跨上楼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嫂边走边瞅着楼梯墙头。我的老天爷呀!不看还好,一看把大嫂可吓了一大跳!只见墙那边露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还摇来晃去的。声音还在不停的发出来:“大妈,你来了吗?大妈大妈,你听见我叫你了么?”
大嫂趴在墙头向院子里看,六岁的小囡囡,乱着头发,穿着睡裙,光着一只脚丫子,仰着头,笑嘻嘻的看着她。而囡囡的脚下,居然摞着大小不一的一列凳子,看着摇摇晃晃的,格外吓人。
大嫂赶紧就喊房子后面干活的大哥,夫妻俩一个在墙头趴着跟小囡囡说话,一个拿着钥匙绕道前门去开二婶家的大门。
两口子合力把小姑娘从高高的凳子山上放下来。
下午回家,二叔二婶听着大哥大嫂的惊险的解释,心里有点难受,看着小囡囡天真的笑脸,他们觉得有点愧对孩子了。
二婶想:以后一定要好好对待女儿。
三
潘多拉魔盒打开了!
小囡囡平时最爱去隔壁的大妈家,因为进嘛。还有就是大妈家的哥哥姐姐们年纪都比她大好多,大家都处处让着这个最小的小妹妹。哥哥姐姐们有什么好玩的玩具,好吃的零食,都会记得给小囡囡留一份。出去玩的时候,出去买东西的时候也都喜欢带着她。
二婶格外的疼爱这个来之不易的女儿,经常给她买这买那的。小小的人儿很早就从父母和哥哥姐姐那里认识了金钱,并在懵懵懂懂之中领略了钱的魅力。
人心里的潘多拉魔盒一但打开,就很难关住了,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
很不幸,小囡囡的心灵在受到金钱引诱的时候打开了自己心里的魔盒,并且再也关不住了。
刚刚,六岁的小囡囡,又一次被大妈大伯从墙头解救了下来。大伯把她抱着放到了客厅的凳子上,给她拿了几颗糖果,就又回到屋后的地里忙活去了。大妈给她到了杯甜甜的白糖水仍然去厨房里继续忙着做饭,哥哥谢谢们马上就要放学了。
小囡囡一边吃着甜甜的糖果,喝着甜甜的白糖水,还一边转着小脑袋,睁着乌溜溜的黑眼珠灵活的看着客厅里的一切。她看到了大妈放在角落里小桌子上的几张零钱。
她跳下凳子,迅速小跑过去,毫不犹豫的装进了自己上衣的小口袋里。那是大妈准备下午去合作社买盐的。
孩子们吃完饭后,休息了一会儿。小囡囡被接回了家,二婶今天下午没活了,她特地早早的赶回来,准备中午送走儿子之后带着小囡囡去城里的商场里购物。
二婶还没出门,大妈就急急的过来了。一阵子悄悄私语之后,二婶走出来把院子里正在骑小自行车的囡囡叫过来。
二婶一句话没说,伸手从囡囡的小口袋里摸索了两下,掏出来一看,果真,她大妈说对了!
二婶心里有点吃惊。她先把大嫂打发走了。
她安慰着自己:这是个误会,囡囡还太小,可能还不知道大妈家的钱不能拿。
晚上,二叔回家了。二婶把白天的事儿说给他听。二叔想了一会儿,他决定跟女儿要说说这个事儿。
第二天早上,二叔二婶都没有出门。儿子上学走了之后,没多久,小囡囡也睡醒了。她发现,爸爸妈妈居然都在家呢。
起床了,妈妈跟往常一样,拉着她的小手,在脸盆架前给她洗了个脸,又给她抹了香香的雪花膏,还闻了闻,说:“让妈妈闻一闻,我的乖囡囡香不香?”
“咳咳!”
屋里传来爸爸的咳嗽声。
妈妈看了看屋里,把囡囡带到爸爸跟前。
爸爸正在抽烟,屋里有些烟雾缭绕。他看见囡囡进来,马上满脸堆笑的看着她,并迅速的摁灭烟头。
“囡囡啊,来,到爸爸这儿来。”
爸爸朝着囡囡伸出了双手。
囡囡笑着朝爸爸跑了过去,一下子扑倒爸爸的怀里。爸爸的胡子好扎呀!囡囡咯咯的笑个不停!
二叔看着女儿天真的笑脸,有点不忍心发火。不过,他还是狠了狠心,拉下了脸,推开了囡囡。孩子该教育还是要教育的,不然会害了她的。
这也是夫妻俩第一次给女儿板起了脸。面对爸爸妈妈严肃的表情,小囡囡睁着大眼睛,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四
心魔难改。
一转眼,囡囡七岁了,她到了正式上学的年纪了。
二婶给她准备了漂亮的新书包,花衣裳。她期盼着,女儿在学校能够开开心心的度过。
然而,二叔二婶想不到的是,以后的日子里发生的事情,让他们哭笑不得,尴尬不已。
囡囡上了小学之后,认识了不少的同学,经常有跟她要好的同学,邀请她到他们家里去玩。一个星期里有三四天她都去同学家写作业和玩。
然而,玩着玩着,就有家长找到二叔二婶家里来了。
二叔这些年的工作上干得很不错。他早几年在集体的汽车队里学了一手精湛的汽车驾驶的手艺,后来集体汽车队解散了,二叔二婶俩人东拼西凑的凑了一笔钱,买了一辆大货车,二叔干起了汽车运输的生意。农村那时候汽车还很少,但用车的地方却不少,盖房子运输沙子水泥,红砖青瓦都少不了要用到货车。所以,勤快精明的二叔赚了不少钱。他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二叔二婶走到哪里都有人打招呼。
再说说同学家长找上门来的事。
囡囡还是小时候那个毛病,她去同学家里,拿了人家里的钱,所以被人家长找到家里来了。
第一回来的家长,还是二叔的一个关系不错的熟人。一看是二叔家,坐了好大功夫,说了半天的话,都没好意思提说囡囡的事。后来直接告辞回家去了。第二天打发他媳妇来跟二婶说了缘由。
二叔听了二婶的转述,觉得不知道该干啥了。他问二婶是不是没给囡囡零花钱,二婶觉得太冤枉了,叫来儿子跟二叔对质,儿子难过的说妈妈太偏心了,给妹妹的零花钱总比他的多。
二叔觉得这回不能再惯着女儿了。
晚上,他把二婶和儿子都支开了。单独把囡囡叫进了屋里,门后一根不长的竹竿静静的靠着墙角。
儿子去隔壁找哥哥姐姐们玩去了。二婶坐在外面的客厅里,眼睛看着电视,耳朵却仔细听着屋里的动静。她听到囡囡一声惊叫声,带着哭腔,还有二叔大声的呵斥。再后来,囡囡的哭声和二叔的呵斥声渐渐的小了,最后变成了二叔的说话声。
终于,一集电视剧结束的时候,门开了,囡囡留着眼泪出来了,还有懊恼不已的二叔。
二婶心疼拉过女儿的小手一看,一道鲜红的痕迹赫然在目。
这次的家庭教育没过去多久,二婶又接待了不知有几波人:有家长,有学生,有说拿了人家钱的,有要囡囡给人家赔学习用品的,………如此等等。二婶想着是不是自己给女儿置办的吃穿和学习用品孩子不喜欢,不满意?
夫妻俩开始有意识的经常给女儿买各种东西:最新流行的衣服,饰品;各种颜色鲜艳的小玩意儿;漂亮的新颖的学习文具。二叔是司机,走的地方比其他人都多,见到啥好看,好玩,好吃的都一股脑儿的搬回家里来,次次都先让女儿挑,女儿挑剩下的再给儿子。夫妻俩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囡囡不要再拿别人的财物了。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小囡囡的情况一直在持续着。并且有愈演愈烈的势头。
八岁,囡囡进办公室拿老师的东西。
九岁,她跟其他几个男孩一起,偷学校大队部里存放的教师用品,当场被值班老师抓住。学校让儿子回来通知家长,二叔二婶在众目睽睽下去学校领人。这下子他们两口子都成了学校的名人了。幸好,学校里的一位老师是二叔的邻居,极力在学校的领导和其他老师那里说好话,最后,学校同意只让家长赔偿损失,孩子写了检讨,就不再给囡囡记过处分了。
但是,纸里包不住火,并且此事不算小,所以还是传了出去。
后来,有个跟二叔关系特别不错的朋友,听说这事后,专门来家里跟二叔谈了好长时间的话。
从好朋友那里,二叔二婶知道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小囡囡的那几个亲舅舅,是当地出了名的二流子。他们把附近的人家偷得害怕!没有他们兄弟几个没“光顾”过的地方。
二叔二婶顿时觉得头大,头皮发麻。这个习惯难道还遗传?
一直到囡囡10-11岁时,出了大事!囡囡一个女孩子伙同另外几个大小不一男孩,居然把公社(现在的街道办)的仓库偷了!失窃的财务折合成钱数目可不小!
这下子麻烦可大了!二叔两口子再也没能力平息了。这事最后惊动了派出所,村里街道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所耳闻。好在是囡囡年龄还小,不够进少管所的标准,所以,派出所最后的处理还是让家长赔偿损失,孩子领回家自己教育。
然而,二婶从此后落下了心疼的毛病。她是个特别好面子,爱惜名声的人。有个这样的女儿,她觉得实在是没法出门见人了!就这样,二婶也觉得没多大关系。但是孩子怎么办?
首先,囡囡是个女孩子,眼看着就要长大了,她的名声因此一落千丈,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在派出所留了名,这在二叔家里几辈子也没人干过。
其次,自己的儿子,也因此受了不少的牵连。
二叔曾经动了把囡囡送回去的心思。他试着去找过中间人说,但是对方根本就不愿意见面。
二叔二婶在家里生气,难过,悲伤。
痛定思痛。最终,他们下了决心,,决定把她送走吧,送的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五
缘尽了。
二叔大哥家有个大侄女,远嫁到北方的山区了。
这一年,她回娘家探亲。
二叔夫妻俩跟远道而来的大侄女夫妻俩谈了好几个晚上。期间,安排囡囡跟大姐姐说说话,聊聊天。
夫妻俩最终托付大侄女,用旅游的名义送走了囡囡。送走了这个他们养了十几年,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女儿。她带给了这个家庭不少快乐,也带给了这个家庭无数的烦恼,更在每个人的心里留下了深深地伤痕。
囡囡走后,二婶大病了一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