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947549/e237c0358280e328.jpg)
了解孩子再开始
一、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才能把握大方向
一年级的孩子有两个重要的特征:1.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5-20分钟;2.游戏是他们的精神粮食。
当然还有其他特征,这里就不列举了。为什么要提这个呢?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刚开始进入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完全不同,所以在培养孩子思维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帮助他们首先找到乐趣、然后才是结合生活学习多多的练习,让他们逐步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
有些孩子上思维课会在最初时候打退堂鼓,原因是他们会觉得“累”,思维课确实需要你不停的开动脑筋,跟着老师运转。可有的孩子会很兴奋,感觉在解锁一道道关卡,等着你出下一个问题。
我觉得在刚入学的时候,情智发育会影响一些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学校表现;左右脑也是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思维逻辑型孩子的表现
在教学中,我通过绘画发现,逻辑型孩子的构图就明显不同。他们多喜欢用对称性的构图,对数字也很敏感,他们在复述画面时,会有较强的秩序感。
当一群孩子在教室画画,看一眼画面,就能很快判断出哪几个孩子是逻辑型的。家长们平时也可以留心一下自己孩子的绘画作品,去找一些较为“感性”的作品做一下比较,就能明白了。
三、从提取信息起,距离一点点被拉开
思维逻辑好的孩子在“听”这个环节就会比较容易明白老师讲的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可以不那么认真听。相对较弱的孩子,听了半天都没明白老师重点在讲什么?讲了几部分,要点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举个例子:职场中的我们经常要开会,逻辑性好的人,对于这个会议内容会有一个大框架,还会知道要点是什么?接下来实施新政的步骤是什么?总之……脑子里有一个很清晰的框架。那么逻辑不够好的人呢?听完了一头雾水,听了后面的前面也不记得了,记笔记也是一二三四点,一点点罗列下来,对于整个议程的重点、前后关系等,搞不太清楚。
所以,对于孩子们也是一样,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班的孩子一节课下来,有的孩子回去一问三不知,复习需要很久也未必掌握。有的孩子上课有效提取了重点内容,稍微复习一下即可。
四、孩子的思维培养需要点滴积累
一年级的孩子以培养兴趣为主,要是觉得思维这个好玩,有意思,那就是很好的开始了。
国外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孩子的思维逻辑了,在课程中去学习和不断的练习。而我们的教学有自己的风格,所以在孩子思维逻辑这方面,我觉得结合绘画、游戏来进行教学是很棒的方法。
从长远来看,孩子们的思维逻辑培养是一件受益终生的事情,所以我们没必要从最初就带着“功利心”去看待这件事情。
在小学阶段,1-3年级来培养孩子思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像好习惯养成,也利用这三年时间,不断养成一个习惯、调整、巩固、养成新习惯……为后面的高年级打下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