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购买一套房子的理由有很多,比如价格、户型、学校、医院等配套资源,推翻这个决定的理由也有很多种,比如物业服务、建筑质量、小区管理、遇到“恶邻”等等。
在所有被推翻的理由中,最后知后觉的一条应该是“恶邻”,小区硬件配套等设施可以事先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而邻居的性情则是入住后才接触到的。
所以有一些房地产项目在做推广的时候喜欢用“阶层纯粹”、“层峰”、“圈层”这样的来传达自己小区住户身份的趋同性,目的就是传达这里的准业主价值观比较接近,会有相接近的处事原则。
房地产中所谓“阶层”就是同质人群,其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人生信仰、职业背景以及社会地位相近,居住消费观念、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基本相似,这样的群体居住在一个小区大家相互之间会觉得更舒适。
孔老夫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其大概意思是说和有道德的人相处,就像进入充满兰花香气的屋子,时间一长,自己因为接受熏陶而充满香气,因为融入反而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和素养不高的人在一起,就好像进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变臭了,也就不觉得咸鱼是臭的了。
人的情感与环境是一个互感、共振、交融的关系,相互影响,从这一点上讲选择邻居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择邻居也成为了置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选项。
ONE丨壹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邻居?
住宅楼以相对较小的土地面积容纳更多住户,住户共用电梯、楼道、管道、光缆、消防等公共设施。
在这个场景中,大家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例如共同维护公共空间的秩序、保持公共空间的干净整洁、保持安静的生活环境。
可实际生活中总有业主会把应该放在家中的物品摆放到公共空间,鞋柜、自行车、花盆、纸箱、蔬菜等,还有让感官极不舒服的厨卫垃圾袋、休息时的噪音、堵塞的消防通道、乱停车、宠物管理等。
这里的有些行为已经成为引发邻里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当下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注重边界感、分寸感,大部分人不愿意敲邻居的门,去提醒邻居要保持公共空间的干净整洁,更不会主动要求邻居去注意这些问题。
所以小区公共环境中的行为准则大部分还是要依靠住户的自我约束。
但在实际生活中你会发现,能把厨卫垃圾袋堆放在门口的人他(她)根本不认为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合适的。
因此打造一个有共同愿景的生活环境有助于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恶邻”的滋生土壤。
TWO丨贰 我们怎么样选择邻居?
二三十年前北京衍生出大院生活文化和胡同四合院生活文化,讲的就是两种居住形态下的生活方式。
其中大院又分为机关部委大院、部队大院、高校科研院所大院,胡同四合院也有区分,有独门独院的,有几家人共享一个四合院的。
大院的建筑与胡同四合院有鲜明对比,大院楼房是现代化的,有卫生设备、上下水道、统一管理、有警卫、安全整洁,在生活便利性上要比四合院强。
大院和胡同里的居民来源也大有不同,大院的第一代多来自全国各地,这里南腔北调,生活习惯五花八门,四合院居民则多以本地为主。
按说以上这两种结构的居住方式会产生很多邻里矛盾,可实际上大家相处的很融洽,因为大部分人都来自一个单位,构成熟人社群,彼此间的包容性更多一些。
在京城文化圈当中,出身于大院子弟的人很多,马未都、王朔、姜文、叶京、王中军、王中磊都是。
胡同中走出来的名人也不少,冯小刚、窦唯、王菲、章子怡、杨幂等。
在进入纯商品房时代,住户的身份开始多种多样,邻里关系比以前有所减弱,加上隐私意识提升,邻居间的来往少了。
开发商为了卖房子也会主打阶层概念,在拿到一块土地后会根据政府要求、土地区位、周边环境、占地面积来进行产品定位,产品研发初期就已经有了客群画像,知道把房子卖给谁。
在所有住宅楼中,安置房、回迁房、廉租房的户型、面积都有规范和要求,住户也有指向性,因此业主呈现多样特征。
从构造类型上说,塔楼的住户要比板楼的住户多,有些塔楼一层就有十几户,户型多,邻居多,需要解决的事就多,大户型、小户型安排在同一层,这种情况下大户型的优势只能体现在关上门以后。
从户型面积上说,小户型项目总价低,比较受投资客欢迎,后期出租率高,邻居更换频繁。
还有一些商圈附近的住宅,被拿来做员工宿舍,人员多变、作息时间不规律,与这些邻居相处也要有心理准备。
如果选择在老旧小区置业安家,就要考虑老年人多、管道老化、物业管理松散带来的问题。
THREE丨叁 买个独栋,或是听天由命?
在实际观察中会发现大多塔楼、老小区的住户更喜欢在楼道中存放物品,而租户比较多的小区管理也相对粗放。
“有钱不住天通苑”是吐槽这个亚洲最大社区的一句话,主要嫌弃这里小区大、群租房多、人口密度大,管理无序。
相对于业主来说,租客对房屋的维护肯定潦草,我们时常在新闻中也看到有些出租房里被堆满了生活垃圾,导致蚊虫滋生、气味难闻,影响整栋楼的邻居。
生活中还有业主喜欢收藏旧物,我遇到过一个喜欢收藏外卖餐具的大姐,客厅地面、沙发上、桌面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餐盒,有烤鸭的、鱼头的、莜面的、酸辣粉的,都是大品牌。
她们家客厅通往卧室、厨房、卫生间各有一条小道,小道两旁堆满外卖包装和餐盒,就像下大雪后在地面扫除的一条供人行走的路一样。
大姐厨房的柜子里也塞满了各种形状的餐盒、一次性筷子、牙签,她说这些东西质量好,舍不得扔。
大姐家人很少来这里,她尝试整理过,但经常是越整理越乱,最后就听之任之了。
小区居住品质也与物业管理密不可分,但物业不能进入住户家中去做管理,遇到大姐这样的邻居也没有办法。
世界之大,个体秉性千差万别,在共同空间里尊重、不影响他人是最好的相处之道。
最后再问一句,如何避免让自己碰到糟心的邻居呢?
买个独栋,或是听天由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