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古典老师一起做《超级个体》专栏的半年回顾总结。
自我管理第一原理:做更少却更好的事
1.自我管理的第一要务是少做事,放弃目标
所有权依赖症让我们关注存量看不到增量。
断舍离:
用两个指标衡量,重要、合适吗?当下有帮助吗?然后践行从纠结痛苦或者爽快中体验这两个答案。
2.三件事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早起写最重要的三件事,然后晚上复盘。
三件事对应的是三个结果,结果是显性的、可交付的、能复制的,做了less but better的事。
3.WOOP心理比对和IF……THEN
心理比对就是在大脑预演最好、最坏情景,然后判断。避免过度乐观的坏处,三分钟热度的坏处。
执行意图就是“如果……那么”,本能反应——提前思考。(菲尔普斯,如果回到家,我就……)
4.碎片化时代的时间管理
目标正确,结果清晰,策略可行。
碎片化时间利用——加减乘除。
念头收纳、三秒禅、番茄钟。
最好地超越碎片,尽快提高职业的自由度,降低打扰。
5.精力管理
互联网时代的工作,还需要思维、情绪、意识参与。
提高精力——钟摆型、直线型。
主动休息、仪式感、节奏感(每天、每周、每月)。
6.自我管理的多层面
互联网时代自我管理的第一原理就是:
少做事,做那些更少而更好的事,花很多时间筛选、思考、策划,然后集中时间、精力高效率的做完事情,宁愿不动,也不要蠢动,绝不捡钢蹦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