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牵动家长心弦的就是孩子的健康。3个月的宝宝头上长了个包,历经2家医院,3个大人,4天时间,期间花费2000多块,做了核磁共振和CT检查,最终的结果是:没事,等待自然吸收!孩子没事当然皆大欢喜,但这几天的狗血经历我真的忍不住要吐槽一下。
平时去医院是很少的,近一年频繁出入医院也是因为必要的产检。所以下面的体验也许是缺乏经验的少见多怪。
周末和家人带TT去游泳,很奇怪平时特别爱游泳的TT今天很异常,做完抚触后放到泳池就大哭,哭的撕心裂肺,看他这么不开心,就让洗澡的阿姨马上捞上来洗个澡结束游泳,洗澡的过程依然哭得撕心裂肺,那位阿姨说孩子应该是困了。抱起来哄了哄就睡了,也没当回事。
晚上回去TT爸爸抱着孩子说听到孩子耳朵上方,右侧头部有蚊子叫的声音,频率有点像警车。我和TT姥姥都听了一下,确实如此。难道是进去蚊子了,太可怕了?!马上问度娘,看看有没有类似情况。搜到的内容很少,有人说是血流搏动的声音。不放心,想到可以在分答付费问医生,马上问了三个看起来履历丰富的儿科医生。因为看不到孩子的实际情况,表达出的信息有限,得到截然不同的三种回复。1怀疑听力问题,建议去医院做相关耳深听力筛查或是脑干听力检查;2怀疑是孩子喉咙发出的声音,建议去儿科门诊让医生听诊一下;3怀疑是血管搏动的声音,建议去门诊做一些影像学方面的检测;担心!
第二天一早发现蚊子的声音没有了,听到声音的位置长出了一个3*4cm大小的软包,摸起来不疼,孩子吃睡正常,除了那个包没有任何异常反应。心想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打算去市中区人民医院的儿科检查一下。儿科大夫看后说:“我们这看不了,建议去大医院。”我傻眼了。
看样很严重!一定要去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大夫。齐鲁医院七点半挂号,八点大夫上班。六点半我们就出发,没想到半小时的路程走了快两个小时。早高峰居然这么早就开始了。齐鲁医院停车难我是知道的,直接开到了离医院几百米外的立交桥下停车场,停下车,管理员居然说停一次20,去年还2块一小时,说涨就涨,物价局不管吗?!赶时间懒得跟他辩,赶紧跑去医院。
询问分诊台,告诉我们去二楼小儿外科挂号。到了小儿外科,护士让去一楼自助机办卡充值。到了一楼,自助机旁的志愿者说孩子没有身份证要去负一楼建卡充值。负一楼建卡后,护士问了情况让去一楼的神经外科。就这样排队完成每个环节已经快十点,我们抱着孩子楼上楼下跑了好几个科室。
还好神经外科挂号并不多,只排了两三个人就到我们了。J大夫问了情况,看了患处说:“可能是被磕碰产生的头皮血肿,过几天可以自行吸收不用处理,但前一天的晚上听到了蚊子叫的声音,那是血管搏动的声音,怀疑血管有问题,可能血管畸形,建议做核磁共振血管显影。”“血管畸形?!一直都好好的,突然就能畸形吗?”“这个不一定的,有的很晚才能显示出来。”好吧,问过对孩子没有太大负面影响后,我选择相信大夫,既然经验丰富的大夫提出来了就一定有必要,也求个安心。
十点多到了负二楼,护士告诉我们说今天的号已经排完了,给了我们一张单子,明早9-11点之间来做。明天下午16:00-17:00取片子。吸取经验,为了最快拿到检查结果给大夫看,第二天我们不到六点就从家里出发了,七点前到了负二楼,我们到的最早,半小时后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开始在核磁共振室外排队。
想着昨天和大夫的对话,怀着沉重的心情抱着熟睡的TT进了核磁共振室。把小小的TT放进巨大的设备里,听着设备巨大的噪音,只能看到露出的小脚丫,这么小的孩子要受这种罪,心中充满自责,鼻子发酸,眼泪无声的掉下来。
为了最快拿到片子,我们决定一直坐在核磁共振室外等。虽然写着16:00拿片子,毕竟我们是先做的,应该可以早点拿到吧。没想到果然是要16:00统一发片,而且发片的顺序跟做的顺序压根没关系!白在来了这么早,在医院等了一天!拿着片子火速赶到神经外科挂号,昨天的J大夫不在。挂了W大夫的号。
门开着,他正在热情的和看似学生的人聊天,我们礼貌的在门口等学生走后,重新跟他讲述了一遍病情。W大夫轻描淡写的说做这个核磁共振没有用,血管没问题。摸了摸TT的头说,“你们谁说了算,摸摸这,我怀疑孩子头骨折。”我摸了摸果然耳朵后面好像有点凹陷,另一边似乎没有。“怎么办呢大夫。”“孩子的头皮血肿放血就行了,关于骨折我建议做个CT。”骨折?!还要放血?!难道要开刀放血吗?CT对孩子有影响吗?如果真的骨折了怎么办呢?…””不用开刀,血抽出来就行了。CT会有一些影响,所以我问谁做主。别的我没法说,看了片子我才能告诉你怎么处理。你跟家人商量一下吧。”天哪!怎么会这么严重,感觉我的理智快要用完了!脑子里出现了一系列的胡思乱想。擦干眼泪,尽量平静的跟老公商量,决定还是做吧,如果有问题就及时处理,千万不要耽误病情。“大夫我们现在就去做,你今天能给看看吗?”“不行,我马上下班了。”看了看时间马上四点半了。这么小的孩子都怀疑头骨折了,说的这么严重,给我开了个CT,就轻轻松松的下班了?!没有任何交代,真是惜字如金啊。
门诊快要下班,不知道还能不能做上,赶紧跑到负二楼,希望今天能做上,不然又要耽误一天,明天晚上才能拿到片子。到了CT室,还好他们晚上十点下班,因为要熟睡状态才能拍,哄睡了2次,终于在晚上七点拍完了。“我看到门口牌子上写今天下午做的明天11点后才能取,但是门诊医生怀疑孩子头骨折,能不能先告诉我到底有没有骨折。”我恳求道。那个年轻的大夫很善良说:“外面等一下,一会我就把片子给你。”我感动的不得了。“有骨折,赶紧拿着片子去急诊。”有骨折?!这句话像把刀插在我心上。不能耽误时间,赶紧跑到急诊。
这是我第一次去急诊。人很多,每个人看上去都很急。预诊后,我们去了外科急诊室。我们前面一个急性阑尾炎的,一个被针扎的,一个急救的,不时还有过来开药的。两个年轻医生看上去特别忙碌,但是比门诊的专家耐心很多,接待着眼前的病人还要不停的接着电话。
其中的Z大夫催X大夫说“七点半了,咱们得赶紧交班了,我中午饭还没吃呢。”X大夫边写着病历边忙着回答说,我马上处理完这个急救就跟你交班。”轮到我了,Z大夫听我说了情况,看了看CT片子说“我看了片子,不严重,应该不用动手术,X大夫是专门看脑部的,我们交完班让他给你看。”听到他刚才说还没吃饭。我说“好”。
把情况跟X大夫说完后,他拿过片子仔细看了三四遍说。“我真的没看出来有骨折,孩子这么小,头部骨缝还没长好,我建议你等明天拿了CT报告,到门诊专家那里再看看。或者拿着片子到儿童医院看看,那里专门看这么小的孩子,我们看三岁以上的比较多,经验上还是不如儿童医院。”听他说没有骨折我心里踏实多了。
他接着说“孩子有没有哭闹、嗜睡、吐奶、半边身子不好使...(此处省略听起来可怕的病理反应300字)”“没有,都很正常,只是有个包。”“好吧,仔细观察,如果有这些情况要赶紧送医院。“让我在病历上签个字就回去了。医生们果然有一个共同的优点,绝不吝啬于把最坏的可能告诉你,让你通过联想吓得自己睡不着觉。
因为CT报告11点才出来,有了前一天的经验,我们10:30到了医院。希望拿出报告后在大夫上午下班前看看。今天早上TT头上的包看起来小了一些,拿到报告后我看到上面写着无异常,心里放心了,既然来了还是让大夫再看看。挂前两天大夫的号都没有。我才知道门诊大夫是换班的。两位今天都不在。
挂了D大夫的号。可能是临近年底,单位评绩效、职称。我们进去的期间有好几个医生护士进去递简历“X大夫,投我一票吧,拜托了。”“没问题,一定,加油!”他热情的回应着每个人。
又把所有的经历重新给D大夫讲了一遍,他看了看CT和核磁共振结果说“都没有问题,两个报告都显示皮下血肿,给你做个加压包扎,一周后回来拆掉复查”。“既然两个报告都没有问题,我看孩子头上的包也小了点,不包不行吗?”“不包怕他膨出!”说着叫来了一个年轻大夫。包的过程中孩子一直在哭闹,本来在头上的位置也不好包,刚包完就掉了,D大夫又在上面加了几个胶带。“我看病历上孩子没有查凝血,不知道凝血状况怎么样,不放心的话可以查个凝血。”D大夫说。旁边一个老护士说“孩子太小了,查凝血还要抽血,太受罪了,回去观察观察,过几天消了就没事了。”回家还没过24小时那个加压包扎就掉了。果然像那个护士说的,到了第七天TT头上的包就消的差不多了。
这四天跑医院一直处于揪着心的状态。回头想想这几天在门诊挂的可都是主任医师啊,看上去都有四五十岁,名字后面都有响亮的头衔。居然同一家医院,同一科室,差不多资历的大夫对同样的病情有这么不同的判断。对同一件事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而且因为医生是换班的,想连续挂同一个医生的号又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相信,和我有类似体验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看了看这几天的花费有几项也很有意思。核磁共振血管显影花费1372块,拍摄费用1350,卫生材料费22。我想了半天那个卫生材料是什么,应该就是给孩子塞耳朵的卫生棉球,没有其他的卫生耗材了,连人躺在上面的一次性蓝色床套都是没有换过的。加压包扎的费用70块,可这个压连24小时都没加完。
医疗行业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大夫的任何一句话,甚至表情语气,都会左右家长。作为家长到底如何关注孩子的健康,除了靠医院,我想自己还是要有基本的专业知识。面对医生的推测,要有自己的判断,我在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