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哪儿都一样
电影《美国往事》点滴
一、
转眼四五年过去了,我第一次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充满着一种不屑的愤怒,按照我简单的思维和习惯,我是真的不太喜欢这种烧脑的电影。所以,我第一次看《美国往事》的时候,几乎是漫不经心,断断续续的。
今天这个午后,我断掉了网络,就是为了静静的一个人,认真的再看一遍这个电影。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看,想再看看这部电影。
青春在哪儿都一样,都在成长,都迷茫。
流氓也不是天生的,需要修炼,需要养成。
当然再往前说,我们中国也有部和《美国往事》感觉差不多的片子,叫《阳光灿烂的日子》。但是,如果姜文敢有种的说,他的《阳》片没有借鉴这部《美国往事》,说死我都不信。
这当然是一个美国版的青春少年迷茫的故事,虽然我十分愤恨这部影片的导演意大利人塞尔乔·莱昂内用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来讲述这个略带拖沓的故事,但是,我又不能不由衷的承认,也许只有这样的表达才是这部影片最值得令人回味的地方。
二、
也许我不能不发自内心的叹息一声,这部出自于美国八十年代的电影,是电影殿堂里,一座丰碑,所有的电影人,都该向这座丰碑致敬——并发自内心。
这是一部牛B的电影,所以牛B并非塞尔乔·莱昂内刻意编造的这个故事,而是这部影片耗尽了一个导演的最后生命。这是一个要在广角镜里等待天公下雨的导演,他自己说每拍一部电影要折寿五年,并且在拍这一部的时候拒绝了心脏手术的机会。
用生命玩出的一部电影,当然有看点。
这是真正的电影该有的。它所有的元素都让这部数小时的影片,充斥着看点和悬念。为什么要正经讲故事呢?青春本来就充满着悬念和疑虑。
从少年到青年,从黑帮到社会,从欲望到掠夺,从血腥到浪漫,从友情到出卖,从真爱到性暴力,我真的是很难相信,塞尔乔莱昂内会在一部片子里,融入了这么多的元素,看的你热血激荡,看的你瞠目结舌。
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它的五味杂陈的人生况味,散文诗般的抒情意境,恍如隔世的叙述视角,意味深长的人物设置,让它在2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散发出历久弥香的光彩,那是一种淡黄色的光晕,柔软而鲜亮。
影片从悬念开始,环环相扣,却在意识的流动里,一次次的逆向闪回,带着你的思绪起伏,让你随着片子的故事情节而不能自拔。
三、
这是一部完整的展示蒙太奇手法的片子,拿捏的分寸感,丝丝入扣。
从一群无良少年的成长故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血痕裂印。几个出生入死的道上兄弟,一个美轮美奂的个性姑娘,充满着太多的人生味道和不解的谜团。
出生入死的兄弟也要各奔东西,曾经的无良少年终要长大。
我是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的音乐,整部片子透着怀旧的情绪,又有浪漫的表达,又有趣味,又有历史气息。
这部根据大卫·阿里森(笔名哈里·格雷)在辛辛监狱中写成的自传体小说《流氓》改编的影片,仍保持了原作第一人称的自知叙事。全片中的所有场景——除一处例外都以努得尔斯(意为“面条”,大卫·阿里森的绰号)的在场为前提,以努得尔斯1968年的重返纽约的还乡之行,以他为负疚、追悔、创楚所缠绕的追忆为线索。
这是纯电影的语言,用画面展开故事。华丽流畅的剪辑风格、细腻优美的影调配上感伤动人的排箫音乐,使这部影片看起来不像是描写强盗和犯罪的黑色电影,而像一部缅怀30年代美国生活的怀旧片。
四、
流氓是怎么炼成的?或许你静静的看完这部《美国往事》会有自己的答案。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孤单、阴郁、妄为、义气深重、不以利益为转移;企图通过无政府、个性化的手段在这个非个性化的时代获得野心的满足。
那是一种宣泄,也是一种挣扎,是一种桀骜,更是一种无奈。
青春在哪里都一样,所以,看这个略带久远感的片子的时候,内心充满着一种认同感,仿佛寻觅到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美国往事》就好像是一群黑帮小混打拼江湖的奋斗生涯记录片。《教父系列》的视野更为广阔,《美国往事》的下笔却更为细腻……如果说暴力美学定义者是吴宇森和昆丁塔伦蒂诺,那么黑帮美学的定义者将毫无疑问是属于科波拉和莱昂内。
影片中的暴力场面很多,充斥着血腥的美学暴力。
这是一部有跨度的影片,在近乎于一种迟缓的节奏里,展开的是人生,唏嘘的是故事。原本就是一幕关乎人的一生的故事,有谁能说尽一生呢——每一个人只是表达了掺杂着个人经历的感受与情绪。与其说主人公面条最终的命运是对人生梦想的破灭,不如说他在行走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它超越了善恶的道德说教,走向了饱含深情的起点,在那一刻毁灭就是重生,沉默是最好的呼喊。
所以,在影片结尾躺着抽大烟的面条那张似笑非笑的脸上,我们可以读出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年轻,只有一次,谁活过谁明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只是,浮生若梦,往事千端。
这不是影评,算是我第二次完整看完这部影片的一点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