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表妹本科毕业之后就进入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一边还读着本校的研究生,适应新工作已经有点吃不消了,再加上每次上课要从工作单位到学校往返四个小时的路程,表妹一度曾经支撑不住。其实身体的劳累总是能够抗过去,关键是心灵还受摧残,摧残来自哪里呢?
按说年纪轻轻就搞定北京户口,大型国企安稳的工作,工作的同时还在读在职研究生,父母在北京给她买好了房子,一切都是那么完美,还有什么需要操心的呢?比起绝大多数的同龄人,表妹这种情况已经属于凤毛麟角了,她所拥有的这一切随便拿出一条都是别人望尘莫及的。而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她以一种朝气蓬勃迎接新生活的姿态拥抱这一切的时候,总是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跳出来,就好像在一副美丽的画卷上甩了几个黑点子。
表妹去学校交研究生学费,明明已经按照规定的时间去财务处办理好了手续,结果财务的工作人员给遗忘了,导致表妹无法正常选课。于是财务人员轻描淡写地对表妹说:“你去找研究生院的老师协商一下,让他们暂时给你开一下选课的系统。”于是表妹就乖乖去找研究生院的老师,可是负责的大老师一副包租婆的样子,恶狠狠地说:“这个系统我是不会给你开的,我坚决不能给你们开后门,谁让你不按时交学费的?!”前面还有一番劈头盖脸的训斥,表妹强压住怒火,心想这个事情我多冤枉啊,明明按时交纳了学费,是财务人员工作失误,但是财务人员不对此负责,不出面与研究生院沟通,反而让表妹自己去沟通。这是其一,其二,研究生院的老师的工作职责不就是为同学们服务么?不是帮助大家解决难处的么?什么时候他们的职责变成刁难学生和刻薄学生了?他们到底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岗位的?作为一个大学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操守去哪里了?可是这些话表妹只能吞在肚子里,不必再做无谓的争执。这还是自己学习了四年的母校,这番遭遇让年纪轻轻的表妹非常寒心。
表妹因为是在本科的母校读研,所以学校里有很多自己之前的同学,有一些人留在学校读研或者从事一些相关的工作。有一个之前和表妹关系还算不错的女同学也在本校读研,但是是纯粹地考取研究生读研,并没有找到工作。让表妹万分惊愕的是,她在校园里看到表妹的时候,竟然冷嘲热讽地说:“哎呀,你怎么还来学校啊,你不是已经工作了么?还来念什么书啊?你还想什么好处都占着啊?快别念了,好好去工作吧。哎,你工作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啊?”听到这些毫无礼貌而且非常不可理喻的话,表妹只能速速应付一下,然后赶紧逃离。表妹不明白为什么曾经朝夕相对的同学会是现在这样面目可憎?为什么人的素质会低得这样没有底线?为什么现在的人会这样赤裸裸地表达自己的羡慕嫉妒恨?表妹之所以有现在,也是经过了别人没有经过的努力。当别人都出去逛街买买买的时候,她在图书馆为设计图挑灯夜战;当别人参加各种活动欢欢喜喜的时候,表妹把自己埋在研究生的备考书籍里摸爬滚打;当别人结伴出去游玩的时候,表妹为了准备应聘工作的面试而一遍遍自己演练。但是背后的努力只有本人知道,并没有一台机器对着她进行现场直播,所以别人能够看到的永远都是你取得成果后的那颗果实。表妹没有想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在换来丰硕成果的同时,还顺带附赠了一些酸酸的冷眼。
在别人看来特别高大上的国企工作是不是真的那么完美无瑕呢?福利待遇自然不必说了,四个字简单的概括一下——应有尽有。可是初入职场的表妹还是遇到了让自己不痛快的事情。单位要组织一次文艺汇演比赛,本来是表妹负责,其实就是一个六人组合的小合唱。每人有三百元的预算,表妹认为既然是参加比赛,自然要使出浑身的力气,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于是她打算把这三百元前用来租一些舞台效果好的服装。比如一些有亮片的合唱服等,可是她作为年纪最轻、资历最少的新人,她的这个想法在萌芽中就被扼杀了。因为其他人都希望用这笔钱买一套自己平时也可以穿的运动服。甚至已经去商场试穿过了,连品牌、尺码、路线都能主动提供。表妹当时就无语了,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些都是从名牌大学出来的高材生,所谓的社会的精英,竟然为着两三百元钱斤斤计较,总是想着为自己图谋一点私利,完全不顾及集体荣誉,没有人像她一样想要把工作做到极致。大家都在想方设法让工作为自己的个人生活服务。表妹一边说着这一切, 一边说“格局太小,思想狭隘”。我作为一个已经拖家带口小三年的比表妹虚长几岁的成年人,我挺理解表妹这种初入社会有一种被生活欺骗的感觉,但是我又比她多了一份包容感,这份包容感是生活给我的,岁月给我的,日常琐事给我的。虽然我也看不惯某些人蝇营狗苟的样子,看不惯高级知识分子为了三斗米践踏节操的样子,但是我能够理解他们背负着生活的压力、背负着环境的压力、背负着对未来的压力的那种不安和饥渴。我只能安慰表妹,也安慰自己,说有些人真的需要这些,可能我们觉得都不算什么的事情,在他们那里确是真的需要的。当然,他们可能真的不需要自己的家庭多出一套运动服,但是他们真的需要自己保持这种斤斤计较的状态,他们习惯了去抓取一切可以抓取的小便宜,这样当然不会令他们取得多么大的成绩,但是可以让他们心安,让他们舒服。
如果你把大把的精力都放在怎么为自己谋取一点蝇头小利上面,你还有什么大情怀、大志向去努力呢?你把目光都集中在眼前的这一小片区域里,你还拿什么去瞭望远方呢?
小时候我学习骑自行车的时候,总是一动不动地看着前车轮子,结果车子总是歪歪扭扭不成直线,左晃右晃的一会儿就摔倒了。妈妈无数次地提醒我:“向前看,看大马路,不要盯着车轱辘!”可是我总是不听,因为只有看着车轱辘我才有安全感,我不敢无视眼前的车轱辘,我不敢把自己的头抬起来那么一点点,去看看眼前宽敞的大道。在我的膝盖被摔的新伤叠在旧伤上的时候,我终于学乖了,我把心一横,心想豁出去了,按照妈妈的方法试一下。结果当我冒着极大的不安全感,感觉心脏悬在嗓子眼儿上的时候,抬起头来看着前方无限延伸的大马路,使劲地蹬着自行车。我完全没有办法留意自行车晃不晃了,因为我心里颤抖得厉害。但是我蹬着蹬着,我感觉越来越稳当了,我感觉我好像学会了,然后不安全感越来越轻,等我流畅的骑着自行车飞驰的时候,我感觉世界都辽阔了很多!我的眼前是无限伸展的宽阔的马路,谁还在意车轱辘是怎么转的啊!生活也是如此,当你的心中有一副大的蓝图和目标的时候,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盯着那些鸡毛蒜皮呢?
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不管是什么样的背景,人性的东西都是相通的。你慢慢的就会发现,曾经你以为的,就真的只是“你以为”而已。不管是事还是人,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也没有你想的那么糟。你还能愤怒,说明你会判断,你可以选择随波逐流,也可以选择独善其身。我们不能左右别人,但是可以把握自己。
谁刚工作那会儿没遇到过几件烦心事儿?谁在工作中没有受过委屈?谁不曾被刁难、不曾被误解、不曾被激怒?可是在这些情绪之后,我们该如何生活还如何生活,该如何工作就如何工作。只是经过了一次次地过滤与冷静之后,我们更加明白了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更加懂得了怎样与这些不堪共处。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抬起头,义无反顾地赶自己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