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写作写写写
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作者: 和风容与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22:39 被阅读99次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是出自《大戴礼记》和《汉书》,说的是水太清澈就没有鱼可躲藏、人太过精明就没有朋友。引申为对人和物不可要求太高。这个观点被很多人理解和喜爱。但只要是观点就有漏洞,无聊之下进行剖析,不妥见笑。

水至清则无鱼,大概因为古人条件所限,最多见长江、黄河和它们的支流,而江河之水浑浊是常态,清澈如山溪水少且凉,加之古人捕鱼的能力所限,也不了解海洋,所以有“水至清则无鱼”的概括,实际水清澈与有没有鱼并没有直接关系,如清澈见底的千岛湖、中国的“北海”,现在的俄罗斯贝加尔湖都清澈的无与伦比,且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我们现在的经验,有鱼无鱼主要与水的多少有关,水多水体所能携带的微生物和营养就丰富,生物和鱼类肯定就丰富。比如广漠无际的海洋,清澈无比,鱼类和生物资源丰富,很多人爱的不要不要的(海鲜大餐)。这里用另一句古语形容更贴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以水至清可以有大鱼。

人至察则无徒,这个主要是说人太精明容易算计别人,所以朋友就少。侧重点绝对不是因为人太精明,就没有朋友,而是算计别的人没有朋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难道不正是形容人精明、为他人着想。明朝王阳明,王圣人精通儒、道、释,“立德”龙场悟道,成圣;“立言”创建阳明心学,开院讲学,开宗立派;“立功”极短时间平定匪患和宁王造反。可以说整个封建社会,人臣极品,还被后人称为五百年道学大放光芒者。他用至察来形容应该可以。所以人至察,可以有徒,有大量的徒(朋友)。

写这些不为钻什么牛角尖,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古人对生活的精炼,有可取处。与人、遇事多对自己做要求,做到对己“水至清”、“人至察”。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高度。而对别人要求时,应该多宽容,多友善,才是生活之道。“山不辞微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滴水故能成其深”,作为对胸怀和格局的境界追求。

在此还要澄清一点,“水至清则无鱼”,更不是为有些人, “浑水摸鱼、贪求私利”,给自己找的遮羞布。

相关文章

  • 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是出自《大戴礼记》和《汉书》,说的是水太清澈就没有鱼可躲藏、人太过精明就没有朋友...

  • 水清无鱼,人清无徒

    惶惶然觉得要写点什么,便因此下笔了,说是下笔,也未尝确切,毕竟未用到笔,不过是在电脑前麻木的敲击着键盘,虽没有动...

  • 第一卷·第十六章·水至清无鱼

    杂诗——清代乾隆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无鱼非水德,无徒势云孤。鱼岂离于水,潜渊转江湖,人岂离于世,适将他有图。知...

  • 水清无鱼 人争无友

    原创/恩萍 (照片由孙鹏同学拍照) 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都是上天送给我们的一份大礼。 礼物的厚重有时候会感觉沉甸甸...

  • 散心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算了,算了,算了

    做人要含蓄点,得过且过,不必斤斤计较,水清无鱼,人清无徒,谁又不跟谁一辈子,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 对啊,宝琳想来想...

  • 秋问

    水清无鱼 人清无友这句老话有什么现实意义吗嗯… 你说

  • 脱胎换骨 岂在皮囊?

    古往今来一批批被传世歌颂的君子命途坎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可这一路跌跌撞撞,却不懂为何无鱼,无徒? 君子...

  • 为什么“人至察则无徒”?——人际关系的秘诀

    “为什么人至察则无徒”? 因为他不够“聪明”。 “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意思是,人太明白就没朋友,水太清鱼...

  • 察徒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 汉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mu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