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经验分享——关于孩子的“破坏性”行为

经验分享——关于孩子的“破坏性”行为

作者: 心理咨询师Popo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22:16 被阅读202次

    今晚欣妹发现了茶桌的屉子拉开,里面有一盘闲置的茶杯。于是欣妹就尝试把整个盘子都扯出来,结果做不到,转而就把一个杯子一个杯子都拿了出来。

    我害怕她把杯子打烂了,我就快手快脚把杯子收了回去,然后把抽屉关上。

    欣妹简直就是怒火朝天,对着我嗷嗷叫,激动的要再去拉开抽屉,一脸气愤的表情,根本不理会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反正就一股誓不罢休的态势。

    姨姨说了句:“你就让她玩会吧!”忽然,我像回过神一样:为什么我就认定孩子一定会把杯子打碎呢?我为什么要跟孩子较劲呢?孩子闹、自己累,这个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啊?这茶杯能值几个钱,况且还是闲置的?

    察觉到自己下意识的担心和忧虑正在捆绑住孩子。

    于是立即就把抽屉拉开,欣妹恢复了平静。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欣妹都捣弄着这一盘茶杯,我就在一旁安静的看着,时不时提醒她一句“小心、轻轻”,期间收获性地发现——欣妹竟然会把一个个茶杯全累起来。

    最后欣妹还是打烂了2个杯子。当杯子落地发出清脆的破碎声时,欣妹一动不动的站着,有点害怕和不知所措的表情望着我。我说:“哦,杯子掉地上打烂了,发出叮叮的声音”并且弯下腰把碎开的杯子捡给她看(我平静的处理不代表我赞同她打破杯子的行为,我没批评是因为这样的结果我有预期会发生的,对于损失也有预估,既然都做好了被打破的准备,那真打破时自然就没有了不好的情绪波动,那我就有了更充分的思考空间来应对“打破杯子”这件事)。

    其实做一件事“好与不好”孩子比谁都明白,打烂杯子后孩子的不安是写在脸上的,这时候反而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因为孩子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妈妈接下来会怎么处理?”,所以这时候不管我们做什么说什么她都会看得小心、听得认真。

    我拿起一块茶杯碎,告诉她:“茶杯打烂了,不能用了,要丢掉了,而且很危险,很容易割到人,割到了就会流血,很疼很疼,很痛很痛”并且直接丢垃圾桶。

    紧接着我就很欣妹说:“茶杯不能玩,打烂了会很危险,我们把它收起来吧,快跟茶杯说拜拜”,然后欣妹就跟茶杯做了“拜拜”的动作,我也就顺势把茶杯放回屉子里了,欣妹只是看了一下被关了的抽屉,不吵不闹,再也没去拉这个抽屉了。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安静而祥和,只是花了几块钱,但也相当的值。几块钱换了一节真真实实的安全教育课,而且效果倍好。

    如果我当下批评了她,欣妹依然会是表现的不安与尴尬的,但结果就未必是彼此乐见的了,因为我们的批评让孩子抵销了内心的内疚与不安,让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处,那么这件事就结束了,不需要再多想多留意了。那么往后孩子再犯同样错误的机率就会非常高,因为做错了只要被惩罚就好啦,而且惩罚只是被批评而已啊,代价太轻,我们都知道结果会不尽人意,但代价太大(也就是越来越严厉的惩处),迟早有一天彼此会吃不消。那么,我们的关系如何还能好好进行下去?

    而我的处理方法不打、不骂、不批评,孩子是急促不安的,因为犯感使然,孩子严肃认真且有互动地听我陈述已发生的客观事件和很可能导致的结果影响,最后回到安全教育上来(有些东西是危险的,不是拿来玩的)。客观上,这件事就这么过了,但在孩子心里它依然是客观的存在,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长记性,而不是被内疚与不安替代了的长记性。两者的区别在于一种是实实在在客观事件上加强自己的注意力,尽量避免同类事件再发生;而另一种则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掩盖(也就是俗说的:撒谎、不老实)事件真相,来避免随之而来的惩处和不安。

    为什么很多时候面对孩子我们都很容易启动自己的批评系统,那是因为我们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正因为控制不住自己,所以才会想法设法控制他人。

    为什么很多物品越藏越藏不住,因为你要藏的越来越多。

    批评,乃为下下策,甚是多余,唯有控制好自我,方为上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验分享——关于孩子的“破坏性”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qj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