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代表你自己,你既不是标准、也不是模板
这两天被王宝强离婚事件刷了屏,他的一纸声明,不仅引发了空前的关注度,也引发了大量的关于家庭事件处理的讨论:
很多人说:王宝强这次的离婚声明发得极不理智,他们说:如果是我,我会优雅的转身;
还有很多人说:王宝强不该将隐私公诸于众,这样做太没风度了;他们说:如果是我,我会好好和另一半谈判,让事情平静的解决;
更多人说:王宝强在声明中说希望孩子不受打扰,恰恰是他的声明将孩子推到了水深火热之中,让两个孩子这么小就要面对父母这样不堪的争执。
可是所有说话的人,你们都不是王宝强,再多的假设,你们仍然没有与他同样的经历,所以你们假想的风度、理智也只能是假想而已;
即便在经历同样事情的时候,你们选择了优雅与风度,那也只是你个人的处理方式--不代表正确、也不代表模板、更不代表与你不同的处理方式都是错误。
2没有亲身经历,永远不要说感同身受,因为你做不到
我曾经是一个好为人师的人,喜欢和别人讲道理,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
后来我学心理学,老师告诉我们,做心理咨询最重要的是聆听、共情。
在实习的案例中,我一直以为自己共情做得很好;
直到妈妈去世,我才终于明白--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我们永远不可能感同身受。
妈妈发现乳腺癌的时候差不多是中晚期,后来决定手术。
我们家三姐妹,我排行老二。手术完后,医生拿着切除的血肉模糊的乳腺组织给家属分析病情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看着、听着,因为姐姐和妹妹不敢、因为我是家里最理智、最冷静的人;
我当时确实没有一点害怕,不仅听医生说完,还指着医生手里的切除物问了许多疑问,我认为我足够的理智。
妈妈的病情最终没有熬过两年,在生命最后几分钟的时候,医生做了常规复苏,也就是用电击的方式重启心脏功能。
我是学心理学的,我也给别人做过临终关怀,我知道电击复苏对于一个将要去世的人来说极其残忍的;
我学过的理论知识告诉我,这个时候应该让妈妈平静的、有尊严的离开,而不是再打强心针、再做电击;
但那时候我的身份就只是一个女儿,在残忍的抢救与平静的离开之间,我根本不作他想,所以当医生宣布抢救无效以后,我仍然强烈要求医生将刚才残忍的抢救方式再来一次。
说这个例子是想说:在事情发生以前,我们的知识、我们的修养让我们以为自己有足够的应对灾难与困境的能力与智慧。
但是想象永远只是想象、假设永远只是假设,即便是摸拟,我们也不可能真正理解那些身处困境的人。
这与智慧无关、与教养无关,只与经历与情绪激发有关。
所谓共情,不是说你能理解对方的痛苦,而是你能理解对方在这种情况下会痛苦。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的处理方式就是最佳模板,你没有亲身经历你便不能感同身受。
3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你选择的那种,只是适合你自己而已。
人有七情六欲,而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表达七情六欲的方式。
比如说开心,有的人会大笑、有的人是窃喜、有的人是胡吃海喝一顿、也有的人去跑几圈以表示兴奋之情。你能说哪种表达开心的方式是对的、哪种又是错的吗?
比如说烦恼,有的人闷着发愁、有的人找人诉说、有的人疯狂购物、有的人出去旅游,你能说哪种应对烦恼的方式是对的、哪一种又是错的吗?其实是不同的方式适合不同的人,哪种方式能让你消化烦恼,那种方式就是对的,这又哪来的什么标准呢?
再说到愤怒,似乎一夜之间所有人都认为愤怒是一种不好的情绪,所以去拼命用接纳、用修练、用优雅这样的字眼暗示自己:愤怒是不好的,我不能愤怒,愤怒会显得我没有修养等等。
而真正的情绪管理,恰恰是要我们真实的接纳自己的情绪,包括愤怒--接纳愤怒,然后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化解愤怒。
而不同的人,化解愤怒的方式不同:
有的人是暴力发泄,即做力量运动;
有的人是理智发泄,即找出愤怒的原因,然后将原因给解决掉;
有的人是语言发泄,即反复诉说。
对于愤怒的化解方式,同样没有最好、也没有标准,只有适合--在不违反法律、不伤及无辜的前提下,每个人都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以化解已经产生的愤怒情绪。
所以请不要站在自己制定的标准里去审视别人的处理方式,用不够优雅、不够修养、不够风度来形容别人的情绪处理。
在情绪管理这一课,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诚实的接纳,然后是合理的化解。
大多数成年人都有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化解方式,而情绪的化解方式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
4家庭风暴对孩子的影响
我始终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曾想把最好的孩子。
我们竭尽所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成长环境,但我们依然不能把他们放在真空里。我们努力避开我们经验所能预料到的灾难,但仍有许多未知的困境等着他们去经历;
我们希望孩子顺利长大,但我们无法阻止灾难的来临。
当遭遇不幸与丑陋时,我们陪着他一起经历、一起走过。当现实给不了孩子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时,我们陪他一起去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而不是粉饰太平的假象。
一切以爱为前题的真实、任何时候以满满的爱陪伴在孩子身边,即便遇到灾难,他们也有面对勇气、有恢复的能量、他们能比一直在顺境中成长的孩子更为强大。
该他经历的,他总要经历,在事实面前,我们瞒不了也躲不过,最有用的做法是陪伴支持、积极解决。
对于王宝强来说,既然涉及离婚、涉及抚养权的争夺,孩子便已被卷进这场风波;而在我们大谈要减少离婚对孩子的影响的时候,恰恰是我们该放下对这件事情过度的关注,让这件事情的处理回归家庭、回归法律。
即便做为一个看客,也学着去尊重别人的处理方式,不要标榜的姿态站在别人的伤疤上指点。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