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共读第9天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共读第9天

作者: TA76喜凤儿 | 来源:发表于2023-05-18 00:01 被阅读0次

    1.摘要

    先拿出业绩,再计较待遇

    任何人,如果只是为了获得薪水,而不去考虑自己的工作是否对得起那份薪水,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赢得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尊重。

    什么是“德”呢?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团队都有不同的标准,我们当然只能与时俱进、入乡随俗。就工作单位来说,具有团队精神、忠诚敬业、勇于创新、勤劳节俭,都是公认的美德。认认真真体现这几个方面的德行,自然会受到欣赏和重视,你在工作单位的地位就确立了。

    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博弈,是利用现实,还是为现实所用,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只会回忆过去,在回忆的过程中体验感伤;第二种人只会空想未来,在空想的过程中不务正事;只有第三种人将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高瞻远瞩,脚踏实地。只有将昨天、今天、明天的事情都打理妥当,才能走好漫漫人生路。

    屈是一种气度,伸更是一种魄力。处逆境当屈则屈,大丈夫矣。当屈不屈,意气行事,莽夫行为,易折。处顺境乘势应时,该伸则伸,伟丈夫矣。当伸不伸,一蹶不振,优柔寡断,无能。伸后能屈,需要大智。屈后能伸,需要大勇。屈有多种,并非都是胯下之辱;伸亦多样,并不一定叱咤风云。屈中有伸,伸时念屈。屈伸有度,刚柔相济。

    能屈能伸者,英雄之谓也!

    修道的人,自然会与修道的人在一起,因为志同道合。所以,真正为道德而努力,不要怕寂寞、怕凄凉,纵然不得之于一时,也得之于万古。南怀瑾先生笑言,做人做学问,也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才行啊!

    因果常在,不种善因,哪结善果?凡事从自身找原因,才能最终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偶然中总有必然。人世间,没有偶然的成功也没有偶然的失败。每个人要想追求成功,就不能在失败中自怨自艾。追前因,才能逐后果,成功有成功的原因,失败也有失败的原因。

    鬼谷子也曾说过:“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意思是告诉人们,和聪明的人说话,须凭见闻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须凭辨析能力;与有钱的人说话,言辞要豪爽;与穷人说话,要晓之以利;与勇敢的人说话不要怯懦;与愚笨的人说话,可以锋芒毕露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读书学习是连在一起的,不是两个词,而是一个词,好像读书就是学习,学习就是读书。其实,学习未必是读书,读书也未必是学习。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做人做事的理念,未必都是从书本上来,只要能学到而且有用,无论是从哪里来,都是学习。

    为了达到目标,一定不要轻视任何专业技术,也不要迷恋任何专业技术。这就是所谓的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用什么技术或不用什么技术都不要紧,一切应以目标为指向。心中执着于目标,就不会偏离方向

    生命有限,技能无穷,我们不可能把什么事情都学好,也不可能在每一项工作上都取得杰出成就。但围绕目标去学习,去实践,无疑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空思不如多学

    世上有两种糊涂虫,一种学而不思,一种思而不学。这两种人,正如南怀瑾大师所描述:“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阔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没有用处。如此可以作学者,像我们一样——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有真思想,这就是不切实际的‘罔’了。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他们有思想,有天才,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南怀瑾大师认为,只有最聪明的人和最笨的人才可以无畏,这是很有道理的。最聪明的人无畏,是因为他知道危险会来自哪里,能小心地避开;最笨的人根本不知道有危险,自然不害怕。好比刚出生的小孩子,他唯一害怕没奶吃,其他的什么都不怕。稍有知识,怕的东西就多起来

    2.感悟:学而不思则罔,嗯,估计好多人都这样学了也没思考用起来,学以致用听起来容易,做起来也跟我们的习惯一样不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共读第9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rw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