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产品思维30讲(一)

产品思维30讲(一)

作者: 驢打滾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16:49 被阅读65次

前阶段参加了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课程,从中受益匪浅,后面几篇文章,会分享一些学习心得给大家,与大家一起进步。

之所以想起写文章,是因为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想做产品,不管之前学的是什么从事的是什么岗位,其实我想说,做产品是可以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产品,乃至优秀的产品,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磨练,之所以用磨练,因为产品工作就是磨练,也希望以及我自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人,而不是产品经理,我从不称自己为产品经理。好说了那么多下面我们进入正题。

首先介绍一下梁宁老师,著名产品人,湖畔大学产品模块学术主任,百度顾问。

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一共分为5个模块:模块一,同理心:认清人性;模块二,机会判断:找到机会;模块三:系统能力:建设能力;模块四,用户体验:优化呈现;模块五,创新模式:大仗的打法。

今天我们首先从人性开始,怎样去了解你的用户?之前我和产品朋友聊天,通常会聊到你的产品用户量、日活、转化率等问题来大体评估一下对方产品的整体情况,而在今天每个公司基本都会成立BI部分,自己没有能力做,也会通过第三方服务平台来统计,其中一大块业务就是分析自己的用户(基本属性、会员属性、环境信息、购物行为、购物偏好、用户标签),从而去了解用户。这是从数据层面来分析。梁宁老师开课则以人性(愉悦、不爽,愤怒、恐惧)开题,真可谓叫另辟蹊径,独特见解。

梁宁老师提出一个名词叫做“内心边界”,边界之内的叫做存在感,边界之外的叫做恐惧感,一个产品可以让用户找到内心的存在感,可以从产品中得到满足,甚至是愉悦。什么是愉悦,就是被满足,一个人的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愉悦。一个突然间被满足的需求,就会感到“爽”,就像玩农药一样,一杀、两杀、三杀、四杀...内心的满足感不断被满足,就会产生愉悦,胜利了而且是MVP就是一个“爽”。在我们日常产品运营当中也可以运用这种做法,通过一条确定线给用户带来满足,时不时给用户来个惊喜,让用户产生“爽”。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边界被侵犯了,这个人就会“愤怒”,什么是愤怒,职场上,你的工作被另外一个人做了,你会愤怒;你家的土地被别人家侵占了,你会愤怒。

但是什么“恐惧”呢?职场上,你的工作上来了一个大牛同事,能力比你强很多倍,你就会恐惧会不会被干掉?你家房子,被别人抢占了,你会愤怒,但来了龙卷风,你就会恐惧。

每一个人面对同一种事情可能会愤怒,也可能是恐惧,愤怒其实是一种恐惧。

恐惧可能是束缚一个人,也可能驱动一个人,面对一件事,产生恐惧了,就会束缚一个人,一个人待在一家没有前途的公司,他不辞职和不转行,可能是这家公司某些方面抓住了这个人的恐惧,可能是这个人已经习惯了安逸,而这家公司给了他安逸。面对一件事情,也会产生驱动,由于害怕被社会淘汰,而不断地去学习;害怕生病,不断去养生健身。

梁宁老师在她的课里讲了这一段话,我觉得非常好,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做产品就要抓痛点,我们都了解。

但是什么是痛点?

很多人会把“难受”当痛点。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不爽,我们已经说了很多词了,生气、烦躁、不爽、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

所以,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爆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如果做一个看上去可以某种程度帮人不再难受,而在“爽”和“恐惧”无所作为的产品,那就是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也许也有人会买单,但绝不会大火。

每个人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恐惧是痛点

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地花钱。

一个人想成长,得看他不同阶段的恐惧是发生了变化,如果一个人的恐惧边界一直都未变,可能这个人一直处于原地,从未前进。当一个人的恐惧发生了变化,说明这个人在直面恐惧,不断前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产品思维30讲(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tj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