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个情商加油站,只要付出一定的钱,就可以把情商加满,你去不去?
自从1997年美国人丹尼尔·戈尔曼的著作《情商》被引入国内后,情商成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只要你说话做事让别人觉得不舒服,有人就会说你“情商太低”。
说话不中听,你这人情商太低!
不会讨女孩子欢心,你这人情商太低!
陪孩子写作业总是吼来吼去,情商太低!
被批评几句就跳楼,情商太低……
我曾在知乎上的一篇文章里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要用斧子,可是他自己家里没有。于是,他打算向邻居借斧子,可是又担心邻居不肯借给他。他在前往邻居家的路上一直在胡思乱想:
如果他说自己正在用怎么办?
要是他说找不到怎么办?
如果他不肯借给我怎么办?
这个人后来越想越多:
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他为什么不肯借给我?
假如他向我借东西,我一定会很高兴地借给他。
他真是太小气了!哼!
最后,这个人越想越生气,等到敲开邻居家的门后,他说的不是“请把你的斧子借给我用一下,好吗?”,而是张嘴说道:“呸!留着你的破斧子吧,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借呢!”
说完,他就气呼呼地走掉了。
这个故事中借斧子的人丰富的内心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很容易就被贴上“情商太低”的标签。其实他们也很痛苦,因为不能很好地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没有办法做出有效的判断,连找邻居借个斧子都这么难,可见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不轻松。
那么,情商到底是什么呢?
丹尼尔•戈尔曼把情绪智力扩展为5个主要领域: 1.了解自身情绪;2.管理情绪;3.自我控制情绪即延迟满足和抑制冲动;4.识别他人的情绪;5.处理人际关系。
用一句话来总结,情商就是准确识别并有效管理自己及他人的情绪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高低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在《情商》一书中,作者提到一个例子:假设一个两个月大的宝宝在凌晨三点醒来,开始啼哭。宝宝的妈妈走进来,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中,宝宝心满意足地吸着妈妈的乳汁,妈妈深情地看着宝宝,告诉宝宝她很高兴见到宝宝,即使是在半夜。宝宝得到了母爱的满足,开始入睡。现在假设另一个两个月大的宝宝也在凌晨时分哭醒,但她遇到的是一位紧张易怒的妈妈,她刚刚和丈夫吵完架,一个小时前才入睡。妈妈一下子把宝宝抱起来,要求她“安静点,我再也受不了了,来吧,一次折腾完吧”。宝宝开始紧张起来。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妈妈没有看着宝宝,而是冷漠地向前看,心里想着和丈夫吵架的事,越想越气恼。宝宝感觉到妈妈的紧张,开始扭动抗拒,并停止吃奶。“你想这样是吗?”妈妈说,“那就不要吃了。”她一下子把宝宝放回婴儿床,大步走出房间,留下宝宝一直啼哭,直至筋疲力尽后入睡。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亲子互动如果重复出现,将会向幼儿灌输完全不同的感受,影响他们对自己以及最亲密的人的认识。
第一个宝宝学习到,她可以相信别人会关注她的需要,并提供帮助,同时她可以有求必应;第二个宝宝发现没有人真正关心她,别人指望不上,她无法寻求安慰。当然,大多数宝宝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两种情况。不过,如果父母长期以来用某种特定的模式对待宝宝,到了一定程度,基本的情绪经验就会灌输到宝宝身上,比如他们在世界上是否安全、他们的感受能否得到关注、别人是否可靠等。这种情绪学习出现在人生的最早阶段,并贯穿于整个童年期。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使孩子形成情绪识别和管理能力的核心。
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本质上都是由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决定的。这里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小时候和主要养育者的互动方式,内化到你的潜意识里,所形成的一种对待关系的模式。这个模式基本在6岁前形成,它会在你长大后不断影响着你和别人的交往。
简而言之,如果我们的主要养育者情商水平高,能够识别并引导我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能以充满同理心的方式与我们互动,那么我们的情商水平也会很高。
前面故事里那个借斧子的人,也许童年时有一对既严苛又喜怒无常的父母,每当他想要什么时,父母根据自己的心情决定是否满足他,父母心情好时他要什么给什么,而心情不好时则是严厉的训斥。所以,当他成年后想要找邻居借斧子时,不是直接去借,而是努力地揣摩邻居的想法。由于他不能觉察自己的情绪而影响了判断,最后成了莫名其妙的闹剧。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怪不得我情商低,原来都是我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造成的。把责任推给他们也许会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但并不能让你的情商提高,而且你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有他们的成长背景,他们已经在自己所有的基础上尽力了。
情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提高的,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阅读小说
优质的文学作品中描绘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并呈现出主人公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书中的文字描述还可以帮助你了解如何用言语表达情绪,为情绪赋予意义。
2.角色扮演
可以把自己想要对另外一个人说的话用手机录下来,自己扮演那个人,想象他听了这番话会说什么,也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去体会自己与他人的感受。
3.心理咨询
有人说自己参加了很多付费的情商训练课、人际沟通课,可是回到家里不到一个星期又打回原形。那你可能是卡在了内在关系模式上,不妨花钱找个靠谱的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咨询师的互动来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会告诉你与你打交道时带给他的感受。首先,你可以通过咨询师的反馈,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你的情绪和感受得到确认,并得以表达。其次,你可以通过咨询师对他自己感受的反馈,知道现实中真实的别人与你互动时的感受,从而具备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最后,通过心理咨询可以调整你的内在关系模式,使你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从而在他人有情绪时懂得如何安抚,提升你的人际交往能力。
回应一下开头的问题:如果真有情商加油站,我肯定是要去的。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