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一单元预习,前期不仅和小朋友一起讨论预习的要求,并做成了流程,还展示了预习的优秀范例。布置预习,逐一检查。孩子顽皮的天性开始显露:没有带到学校的有,没有完成的有,偷工减料的预习也有。别说小朋友,就是成人,学习带来的愉悦要想超越玩耍,难度系数太高了。如何建立孩子们的学习规则,做好保底工作,同时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不断提升对自我的要求呢?温和而坚定地建立规则。
预习没有按照要求完成,我笑眯眯地对他们说:“没有完成的小朋友不着急哈,我会耐心地等待你们完成任务哟。当日事当日毕,今天之内必须完成,不可以拖延。如果需要我帮助,随时找我呀。”
“老师,他们没有交作业,你怎么不生气呀?”
“我生气,他们不做作业,任务就自动完成了吗?”
“呃……好像不能。”
“那我只需要看看大家是怎么样完成作业,不需要生气呀。”
“可是有的同学以前会欠作业,你不生气他可能不交哦。”
“放心吧,经过上一周的观察,你们每个同学都是积极上进的,肯定都会上交的。因为作业不是给我看,是给你们自己看的,我只是帮忙给你们看看,是不是需要我帮助。大家不能用老眼光看同学。你在进步,同学也在进步。我这里没有欠作业的概念。如果有同学没有及时交来,一定是遇到困难了,所以我会和你们呆在一起,你们任何人有困难都可以找我帮助哟。”
当天的任务,一个一个过关,无一例外。有些任务不适合以天为单位,那就以周为检查周期来完成。不会的同学主动询问他遇到的困难,耐心地给到支持,并鼓励他挑战自己。第一次没有过关的孩子鼓励他第二次挑战,第三次挑战,最终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孩子做错了怎么办?做错了老师圈出来,暂时不打等级,改一练三后再反馈给老师,做好了还是能得到最高等级。
预习的规则建立起来,课前准备的规则,课后整理的规则,听课发言互动回应的规则,做笔记的规则,书写的规则,作业的规则……一点一点地明确,一点一点地落实,一点一点地巩固。一周时间,常规管理开始进入正向循环。
总而言之,要想提升课堂效率,建立规则是第一步。和孩子一起商量规则,实施规则,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就不断修正调整,最后达成流程化的共识,训练有素,保证孩子在有效教学框架之下,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最终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泰戈尔说:“离你最近的地方, 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这个句子迁移到课堂里,也是适用的。建立课堂规则,看起来十分简单,落实课堂规则,有权威就可实行。为什么还要跟孩子讨论立什么规则,为什么还要解释为什么要立这个规则而不是那个规则,为什么规则可以在大家的研讨下进行更改,为什么一定要花时间温和而坚定地执行,因为我们落实的不仅仅是一种规则,更是一种安全感,一种思维力,一种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