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芊妤解读:
孔子问子贡,您以为我是学的多,识别得多,什么事情都去把他搞懂吗?
大部分人都有这个思维,认为比自己知识渊博的人,比自己厉害的人,就是学得多,看得多,研究得多,所以看起来智慧,也有人力图这样去做,就是天天研究,学习,想要达到厉害的人的境界。
孔子拿这个话问子贡。
子贡说,是啊,难道老师不是学得多,研究得多,什么都懂吗?难道还有其他路子?
孔子说,当然不是学得多,研究得多,而是一以贯之。
这个一以贯之,讲神秘点,就是得道了,找到了一个根本,然后用这个根本去行为处事,观察世界,则什么事情,都能搞懂了。
没有事情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有事情来了,什么都懂。就是这么个意思。
当然,孔子一生也没有具体讲过,他的 一以贯之是什么,所以,也留下来一个千古之谜。 倒是曾子讲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说孔子的道,就是尽心为人,推己及人。
尽心为人,就是自己想怎么干,要想想别人也想这么干,多考虑考虑别人。
推己及人的意思也差不多。就是有好处,要想想别人,这件事别人怎么想的,翻来覆去的想想别人的想法,然后,您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不要眼里只有自己,不要好处只是自己拿,天下事,您差不多就懂了。
曾子的意思是,这个就是孔子的道。
孔子当然没有亲口讲过自己是这个道。
再讲回来一以贯之,所有的得道的祖师爷,应该都有最终的一个原则,一个规律性的东西,他们看任何问题,解决任何问题,都是用的这个规律性,原则性的东西。
比如,有的祖师爷用阴阳的观念看待这个世界,有的祖师爷用中庸的观念看待这个世界,有的祖师爷用万法唯心的观念看待这个世界,这或许就是这个一以贯之了。
也就是,所有的祖师爷,都不是学了一个死知识,比谁的记忆力好,学得多,看得多。而是找到了一个关键点,然后一以贯之。
找到这个关键点,就得道了。
犹如您记录了很多数学物理知识的答案,却不懂数学,物理知识的规律,那您还是做不好数学,物理题,等您掌握了数学物理的的规律,定理,公式,活学活用的时候,来再多的物理数学题,您也能推算出答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