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到了河北新增72,比起昨天的90例来少了18例,希望这就是拐点,但愿明天这个数字更少,祈祷中。
从同事处传来消息,我们单位四个隔离的同事今天体温均正常,在这个时候,我们突然意识到,一个单位原来就是一个整体,大家也第一次这么关心起同事的体温,在病毒面前,大家都是一个共同体,一个人传染,集体将受到威肋,对付病毒也只有同心协力。
吃过早饭后,我打开手机,看到我前线的同事发的圈,她说11天以来,第一次这么早下班,她是从1月6日去的前线,我翻了一下她发朋友圈的时间为昨天23点5分,已经是午夜时分了。接下来就是隔离的友友们,她们被隔离在大学的宿舍,看起来还挺欢乐,说是趁机可以回味一下大学的时光。

再接下来是医院的友友发的朋友圈,又有一批人被送去隔离点,她发了一番感慨,当病毒到来的时候,站在病毒前沿的就是他们,他们也成为小城第一个沦陷的地方,1月3日的病例流调结果显示她在医院看望住院的病人,病毒就这样开始来到了医院,接下来的是另一所医院,两所医院防御体系在病毒面前也太薄弱了。

就在小城按下暂停键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居家不出,可是还有一群不能暂停的人,就是医疗卫生系统的所有人员,以及很多的涉及防控工作的岗位,这些人都需要坚守,回想一下,从去年的1月23日开始防控到今天,快一年的时间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奉献出来了,可是,这又怎么样呢?病毒还是没有防住。
病毒的出现,看似是公共卫生事件,是防控没有防住,可是在这背后真的只是防控的问题吗?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在整个社会的运行中显得过于薄弱,处在社会基层第一个防御环节的乡村医生普遍素质较低,60岁以上的乡医占比还很大,乡村卫生室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他们不具备防控的能力,处在社会基层第二个防御环节的乡镇卫生院又是什么状况呢?十几年以来,这些乡镇卫生院一直在缺编运行,他们的工作环境可以说是很差,在这一年的防控中,东支西补,疲于奔命,在维持基本业务的同时,还要四处出击,有的乡镇卫生院的救护车已经是破旧不堪,在执行任务的途中频繁故障。
在这次病毒来袭的时候,大家又得重整破旧的战袍,再上战场,感觉有点像是抗日战争时的我们的八路军,大家都在用小米加步枪投入战斗,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或许,大家只有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再出征了!

盆友圈上演着太多的感动,未隔离的卫生院医务人员,他们接送病人,运送隔离者,上门看病,每一帧画面都让我想到悲壮!
我看到又有隔离中的友友发圈了,她说,真想隔壁的同事过来串串门。有时候,咫尺即天涯!
也许,我们在病毒面前的教训,是给全国提了个醒,如何走接下来路,这一条路走错了,得重新寻找一条新路,再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