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由于想要挑战一下自己演讲的能力,就从油管上下载了《Think fast,Talk smart》的视频,来自Matt Abrahams,Stanford University。
![](https://img.haomeiwen.com/i6109691/b4f5705a1d29be37.png)
分享以问题的形式开始,在下面的段落中你能够发现多少的“Fs”组合?
![](https://img.haomeiwen.com/i6109691/74b2f4a18020775c.png)
问题过后,台下的听众也已经热身结束了,然后正式的分享开始!
![](https://img.haomeiwen.com/i6109691/576525715026b9ed.png)
(一)管理你的焦虑情绪
演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你的听众感到舒服,而最主要的问题就来自于自己的焦虑。
——我讲不好怎么办?
——听众听不懂怎么办?
——出丑了,没人听怎么办?
我想在演讲之前,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担心,而此时管理你的焦虑情绪就成为演讲的第一个功课。
怎么管理呢?大的原则有两点:
首先,把这种焦虑看成是一种正常的状态,相信演讲之前的焦虑是很普通平常的,不是你自己有,每个人都会有,都会这样,可以采用深呼吸的方式使自己平静下来;
其次,转换你的视角,演讲永远没有正确的形式,所以不要在自己的脑海中预想一些正确的模式或者过程,这样只会增加你的焦虑。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从提问问题开始,问题能够缓解你的焦虑,同时让你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来计划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第二,尽量让你的听众也参与到这场演讲当中来,实现互动,把演讲当成一种交流,而不是单纯的灌输;
第三,尽量用对话的语言进行演讲,不要太正式,不要把你和听众对立开来,要让你自己完全的沉浸到当下的交流当中;
第四,和运动项目一样,演讲也需要热身,让你的身体兴奋起来,可以采用说绕口令的方式。
(二)一些原则
首先,跳出你自己的方式(Get out of your own way)
我们都熟悉了自己看待事情和解决事情的方式,所以对待演讲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将这些方式带入进来,这些即有的模式对于演讲来说是一种负担,一种不适宜的引导,而面对演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跳出自己既有的方式,重新审视和表现;
第二,将演讲当成一种机会,而不是一种挑战或者威胁(Opportunity ,not threat or challenge)
每一次演讲都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也是最能够让自己获得进步和自信的方式,所以,不要畏惧,不要抵触,勇敢的去接受,多说“Yes And”,而不是“No But”。
其实这也是一种成熟心态的体现,拥抱不确定,跳出自己以往的舒适区,主动的挑战自己,只有经历之后,才会有切身体验,才能够更加立体的了解自己;
第三,慢下来,仔细听(Slow Down And Listen)
既然演讲的最终目的是让自己的听众舒服,那么听懂自己的听众到底需要什么就变成了重要的事情。
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耐心听他们讲完,甚至于听众只说了几句话,我们就已经想好了怎么回答,而对后面的提问置之不理。
听懂需求是一门技术,而在演讲之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慢下来,仔细听,然后再解答;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演讲就是要讲故事(Tell A Story)
人类是感性动物,没有人愿意听道理,我们需要的是故事!
因此,将你的演讲融入到一个故事中,至少将你的演讲用一种故事的结构展现出来,才能够更好的达到演讲的效果。
有两种结构可以借鉴:
1.问题——结论——益处结构(Problem-Solution-Benefit)
我的演讲是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为此我们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最后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益处,合乎逻辑,也有利于听众接受;
2.什么——然后——现在结构(What-So What-Now What)
是什么,然后什么,现在如何做,也是层层递进,条理清晰,易于观点的表达和接受。
最后,演讲还是要多练习,多说多讲,easy said than don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