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

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

作者: 贤音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16:34 被阅读108次

课程学习分享

这句读得懂吗?

经文不在于文字,不在于它的言辞,要看到言外之意。

意,就是我们的注意力,意境。

得意忘形:褒义词,我们已经得到神韵、精髓了 不会执着于形式。

所以读经的时候不要执着于文字,而要注意到文字与文字之间的空隔,这才是精髓。

举例:

水杯,装半杯水时,认为不满的举手;认为满的举手。

不满,经常这样看的时候,就会经常不满意。

意,本来就是满的,但只看到一半,就会想不通,就会有情绪,有情绪就会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

其实,半杯水,永远是满的。

为什么?半杯水+半杯空气=满的

从杯子容器来看,永远是满的,装满了

空气。

注意力角度 眼光只定在水这里,

缺点+优点 在空性来说都是满的。

顿悟反应

如果一个人生病时,能够很满意,他当下就好了

花开花落 云卷云舒 满意

站在“意”,  言外之意这个角度

水 就是补血,调息就是补气

冥想,就直接跳出来,跳出三界五行之外。

无论有还是没有都是满的

好还是不好,都是满的

就会超然物外

站在空的位置

水 为阴(有问题),空气为阳(没问题),就是太极。

如果掉到阴或者阳里面去了,随便都很动怒

元神在的话,

出格的行为,

形的行为 是来自气不断地累积

魂魄 称为元神,元神在就有主。

当一件事情,本应该由魂魄 我们自己 有自主选择来解读这件事情

就会有全新的解读形式。

魂魄不在,识就做主

一旦不符合我现在的想法,气就来了。

是我们的主人魂魄不在了,是我们没有站在真空这个位置。只能把这件事情解读为一个。

“我觉得”、“我认为”,通过表达的观点 ,可以看到他所站的位置。

所以,我们听一个人讲话,可以看出他的观点

观点:你的人生,你没有做对过一件事情,也没有做过一件错的事情,你所做的,都是你应该做的。

这就有阴有阳有整体。

这就是站在“空”的位置。

不要正面冲突,除非你的气场比对方大很多,能以暴制暴。

站在强弩之末的位置等他。

卸他的劲。

泄-谢

1.他很生气,表达他的感受,知道他很生气。

2.出口就有三分力

“我感觉到你现在很不开心,很不满意……”

清醒之后,回到安全的地方才谈判

临床经验,不断地体验。

通过站桩

体验多了,就知道怎么去引领人。

为什么要补脑?就是要形成太极思维。

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就是满意的存在,本自具足。

相关文章

  • 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

    课程学习分享 这句读得懂吗? 经文不在于文字,不在于它的言辞,要看到言外之意。 意,就是我们的注意力,意境。 得意...

  • 《黄帝内经》第四十二天

    今天是分享《黄帝内经》的第四十二天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 黄帝...

  • 烦劳则张 大怒则形气绝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

  • 6⃣ 素问 卷第一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2)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

  • 《金匮要略》笔记64|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下利的脉诊、治症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臟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腑为阳,如果一个人的阳气绝了,手脚...

  • 激活身体原动力

    原动力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气是...

  • 《内经》生气通天论4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自译】阳气者,精纯时可以养人之元神生命,柔和时可以滋养筋脉。 【问题】依然不知...

  • 养阳气特别重要

    养阳气,比补阳气更重要! 阳气不足,有6大麻烦!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

  • 养阳气比补阳气更重要

    养阳气,比补阳气更重要! 阳气不足,有6大麻烦!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

  • 中医九大体质——阳虚

    体质说明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多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意思是说,阳气的鼓舞使人精神焕发,阳气的温煦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hd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