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散文
《心》丨本该早日死,为何活至今。

《心》丨本该早日死,为何活至今。

作者: atomhive | 来源:发表于2021-03-29 22:26 被阅读0次

夏目漱石,原名夏目金之助,“漱石”之名,即出自《晋书·孙楚传》中“漱石枕流”之句。

继《我是猫》后,再次看夏目漱石先生的作品。短篇小说。

我偶遇先生,在海边先生吸引到了我的注意力。

先生似乎刻意拒绝和他人交流。不入世,刻意回避。

全文平淡,慢慢引出后文,心理刻画还是很细腻。读起来挺轻松,有意境。其中又暗暗的指出当代青年的苦恼。

后文采用倒序,揭示先生的过去,以及先生自杀的原因。


说出来是个很简单的故事:先生和朋友K同住一处,先生先入住并对房东的女儿,小姐,产生好感,K后也对小姐产生好感。

友情与爱情。(以下“我”代指先生)

最终是先生与小姐成婚。K自杀身亡。

我是这样理解的,K本情况不好,处处受挫,可以说是房东的女儿给他带来了一丝宽慰,也改变了他的某些观念。所以在“我”与小姐在一起后,同时还有很多外在的压力,K选择了自杀。

(当然”我”也给予了K很大的帮助,好友。)

K已先向“我”表明,喜欢小姐。但“我”抢先一步联络房东及小姐。

K在房东那儿得知消息后,对房东夫人说到:“结婚什么时候?很想送点贺礼,可我没钱送不成。”

“我”一直心存愧疚,由于自己的过错,导致好友的死亡。

K在遗书的末尾写着:本该早日死,为何活至今。

这一系列,无不刺痛“我”的心。为自己当时的虚伪感到羞愧。

“我”带着愧疚之意,生存着。每个月独自一人去祭祀好友的坟墓。

就我觉得,这完全是由小姐决定的,她喜欢谁,选择就可以了。

既然小姐没有拒绝“我”,那小姐是较为喜欢“我”的,不是吗?这和先后有关系吗?

如果小姐对两人都怀有好感,看的是谁先。那当我没说。确实,也不排除这个可能。

“我”被囚禁在自责、愧疚的牢笼中,生活在阴影下,不得喘息。

最终选择了自杀。


一个能够爱别人的人,一个不能不爱别人的人,却又不能伸出双臂紧紧拥抱想扑入自己怀中之人的人——这人就是先生。

(说实话,故事还是一般,个人看法。其他方面我还是很喜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丨本该早日死,为何活至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hi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