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懂鬼谷子关键的几句话

读懂鬼谷子关键的几句话

作者: 731f6d536cbd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01:58 被阅读8次
    具独立思想者为上师(网图)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

    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

    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

    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捭阖之道与开门相似

    这一段,几乎是鬼谷子中最重要的捭阖之术的精髓,也差不多是《鬼谷子》整部书的精髓。理解了这一段话,再读《鬼谷子》,就算是入了鬼学的门了。貌似都是容易理解的大道理,但是要细细参学。

    原文: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

    首句鬼谷子一言以蔽之: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这句话,要读懂三个词:

    捭阖、阴阳、试。

    第一、捭阖是什么呢?

    捭阖就是捭、阖。两者是相对的,并列的,统一的。

    什么是捭?

    鬼谷子自己解释:捭者,开、言、阳也。就是打开、说话、(阴阳的)阳。比如有一扇门,我们打开一扇门,自己向往望去,或者自己向里走去,或者迎别人进门来,或者送别人出门去,这四种情况,都叫做捭。

    反之,我们关上一扇门,不再向外望,不再向里走,不准别人向里走,不准别人向外走,这四种情况,又叫作阖。

    学习古文,有一招十分管用,不会了就去查《说文解字》。古时候的“阖”字,就是“门扇”的意思。

    鬼谷子聪明的很,他把自己说不说话,让人说不说话,比喻成了捭和阖。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他解释的时候会两手推开或者关上。这一段可不是废话,这是“心法”,理解不了的时候,可以自己动一动手,你一动手,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捭阖”一下,都会有不同的长进。古时候,算命先生教学生,要徒弟必须要在街边摆摊三年,才能开始给人家真正的算命,这里面就是学习的“心法”。没了这个全都是假的,理解都会出错误,你会觉得一个开门关门有什么道理?殊不知古人的文章都是“提纲挈领”,要有师傅告诉你“心法”,然后加上自己的体会,才能学得到手。

    那么,再深度思考,捭阖之道,谁占主动权呢?如果是一场谈判,要如何来控制节奏呢?再思考,别人说出了什么,在什么时间说出了什么,会不会对谈判(甚至他自己的心智)有影响?

    如果觉得这些都很重要,捭阖之道就不简简单单只是开口说话或者闭嘴那么简单了。它的作用很大!

    第二、什么是阴阳?

    可是要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捭阖,什么时候又不捭阖呢?鬼谷子绝对是易经大师。我也常常说《鬼谷子》全书是对《易经》应用的最好的诠释,读懂了鬼学,易经的应用就算通了大半了。

    阴阳的概念,和我们现代人的理解有所出入。

    从地理上理解,山之北、水之南为阴。为什么?阳光照不到啊!没有能量啊!反之为阳。

    从时间上理解,白昼为阳,黑夜为阴。

    从人心上理解,有士气为阳,没了士气为阴。为什么?能量的变化啊!

    男为阳,则女就是阴。

    正能量为阳,负能量为阴。

    有钱为阳,没钱为阴。

    在位为阳,丢了位子为阴。

    阴阳是个相对的概念,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当我们说这个是阳的时候,一定就在说另一个是阴。所以,这是一个帮助我们来分辨变化以及矛盾的概念,不能死脑筋。

    鬼谷子一上来就不说废话,捭阖的背后支撑是什么?就是阴阳!没了对对方进行阴阳属性的分析,上来就说话、做事,就会出错。

    我们受儒家思想影响很严重,认为我们要“刚正不阿”。可是刚正不阿也要讲时机啊。举个例子,因为你是个物理学家,见了小孩子,你也要讲量子物理,就不能叫做“刚正不阿”,和“一身正气”也没有关系,这叫做“傻”,“书呆子”。因为这个时候的小孩子对于你来讲,还是属于“阴”,他没有那么多的学问,你上来就搞最高深的,小孩子不哭才怪。可是,中国文化有意思,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那么你也就属于“阴”了,“阴极阳反”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傻”了,不该给小孩子做的你做了,那不就属于“阴”吗?我不是讲“阴”就是不好,只是这个情况下你做的事颇有点“傻里傻气”。

    现在搞计算机的都知道一个词叫做“用户体验”,鬼谷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要“用户体验”,你对用户不了解,怎么能够搞好“用户体验”?但是怎样搞好用户体验?就要靠“捭阖之道”了!

    第三、综合起来读,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

    这个词很少有人讲。所以很多讲解都出现了错误。试,还用讲?不就是试一试?

    我们知道鬼谷子是先秦时代的人,这就是我们读不懂鬼谷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他说的话已经是古话了。再查一查《说文解字》:试,用也。从言式声。《易经》的“无妄”卦有一句话:无妄之药,不可试也。强调的是“用”,稍稍的用一下,叫作“试”,尝试,尝试,重在“用”。

    这一个字表示的是捭阖与阴阳之间的关系。

    想要捭阖,就要首先用阴阳来做判断和尝试。注意,是两件事:判断、尝试。

    鬼谷子认为,真正要说对话,说有价值的话,做对事,做有价值的事,就要学会“阴阳”,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施展“捭阖之道”。

    譬如,我们开门。家里有人,外面天亮了,我们就要开开门,“捭”一下。家里没人,外面天黑了,我们就要关上门,“阖”一下。这是个很自然的道理。

    譬如,我们说话。对方与你有共同语言,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多说几句。对方和你没有共同语言,你非要用你想要说的话,让别人感兴趣,这不就是钻了牛角尖了?

    这个道理简单的很。但是仔细一琢磨,里面一定有很多的技巧和道理。

    原文: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

    理解了上面的话,后面的都会比较容易了。

    所以,与属“阳”的人说话,就要知道人家是“崇高”的,就不要讲“阴”的话。反之,与属“阴”的人说话,就要知道他们很“卑小”的,就不要讲那些过于“阳”的话。当然,并不是说阳者就要说阳的话,阴者就要说阴的话,而是要学会判断、尝试。所以,不是原句那么简单。并且古文里有一种修辞手法,就是“互文”,上下两句,看似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补充,都说的是一件事。

    有个企业家说“先树立一个小目标,赚他一个亿”,这句话在网上马上火了。想一想为什么火?试想如果他在马云一众富豪面前说这句话,是受到嗤笑还是赞叹?

    古时候有个典故是讽刺晋惠帝的,叫“何不食肉糜”。百姓遇到了饥荒,大臣上报百姓没有粮食吃,这个皇帝却说“为何不吃点肉呢?”非得吃粮食干嘛?后来又有人把这个故事按到了慈禧太后的头上。这也是张口说话,没有了解情况造成的。

    原文: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这句话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叫作设身处地找到“同理心”。庄子有句话叫“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这都是“同理心”。一九二零年,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提出了“同理心”这个词,这个词是的词源就是希腊语的empatheia(神入)。什么叫神入?就是我们感受他人内心体验的过程。想要达到“神入”的境界,是要修练的。

    鬼谷子直截了当的告诉你方法:以下求小,以高求大。当我们遇到心胸小的人,就要显得谦虚一点;而遇到哪些心胸大的人,就要知道再说那些显着心胸小的话,都是废话,并且让人家看不起。

    原文: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所以说,修炼了这些本事,你就可以在说话的时候,做到“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了。佛家有一个词叫做“圆融”,儒家有个词叫做“和”。这都是修炼到高境界的表现,当然你就可以“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了。

    原文: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鬼谷子把语言的能力看到了极点。家庭不幸,国家的不和,天下人的不睦,很多都源自于不会“沟通”。掌握了沟通的能力,圆融的沟通的能力,就是此中高手。

    所以说,我们人要知道自己并没有什么大小高低,真正决定我们命运的或许就是这张“破嘴”。但是我要说的是,不要误解鬼谷子。他撇开了善恶高低的概念,直接告诉我们这些说话的“道”,只是说话的“术”,这个后面是对“阴阳”的敬畏,是对真正的“道”的低头。没有这个,只是一味的叫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佛讲的“妄语”,胡说八道,就是媚俗,就是不善。

    那么,《鬼谷子》是道还是术?当然是道!也当然是术!他是即讲了道,又讲了术。

    原文:为小无内,为大无外

    这句话说的是捭阖之道的境界。《中庸》有句话:“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我们掌握了这个道,在面对“小”的时候,可以极尽精微,面对“大”的时候可以致广大。这就是“中庸之道”!所以,很多人真的错误的理解了鬼谷子,鬼谷子只是拨开了认知和行为的迷雾,直指道“心”,和中庸之道别无二样。实际上,所有的圣贤智慧,都是一样的要求。达摩祖师一句话“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也是这个道理。

    原文: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益损、去就、倍反,就是阴阳的表现。

    益损,就是让其受益,让其受损。去就,就是使之担当,使之不担当;或者使之离去,使之接近;或者合礼节,合不合礼节。倍反,就是背反,背叛或者去而复来。

    这些事,都可以通过阴阳驾驭左右。

    这里要注意的是,鬼谷子明确的指出了捭阖之道的几个表现结果,无非就是要:益损、去就、倍反。这几个词很多人讲的时候也会忽视掉,可是这确实关键中的关键。鬼谷子是天下说话第一的人,他怎么会草草的举几个例子而已?逻辑之严密,思维之完整,无人能出其右。

    这三个词如果画一张图可能解释得更清楚。我们先把这个抽象成为数学的逻辑。

    益损、去就、倍反

    益损,就是增加和减少。

    去就,就是在一点看方向,向外和向内。

    倍反,就是在两点看方向,相互分开,还是相互靠近。

    不理解这个道理,你是读不透鬼谷子的。

    所以,鬼谷子还是数家,在几千年前,就把两点之间的关系看的这么细致。

    把这个道理,放在人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不也就这几种关系吗?

    俗与雅对沟通影响无有高低 扫码读更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懂鬼谷子关键的几句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ij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