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一条长河在缓缓地流淌着,在不知不觉中,今年的春节就这样过去了,又到了要离开家乡的时候。记得去年也是这个时候离开的吧,每年在家过年的日子屈指可数,前后加起来也就十天时间,来回路上还得去掉两个半天,其实也就是年前年后这几天吧。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外工作一年总盼望着回家过年,在家过年的时候觉得总没啥意思,要走的时候又舍不得。类似的话在我堂弟的口中也说过。
这就回归到一个话题上了,为什么我们那么想回家而又在家待不住?外面的生活充满太多的诱惑还是家里没有了往年的氛围了。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找寻记忆中的年味》中也提到过,现在过年确实没有什么年味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对过年的期待也没有那么强烈了。时间的齿轮推着人们一步一步往前走,走过了就不能再回头;人终归是回不到过去,过去也许只是存在回忆里的一种牵绊。
记得过年我是腊月二十五下午回的老家,路上开车开了三个半小时。由于上午出发得晚,也错过了午饭,当然我爸妈给我们留了饭。本来工作的地方离家也不是很远,但是今年加上这次也就回家了三次,有一次还是前几天由于家里有喜事我自己回来的一趟。都说常回家看看,没想到成家之后回家次数竟然越来越少了,因为我在外面也有了自己的家庭。
回家第二天家里也有喜事,我堂妹小孩满月。这次见到了很多老家的亲朋好友,平时大家都出门在外,也是一年到头才回来,谁不是为了生活在奔波着呢。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呈现最好的一面,老家人都好面子,没钱也要贷款买个车开回来,彼此聊天都觉得在外混得不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变得不那么真实了。
在家这段时间,除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要祭祖拜年,我每天早上都坚持去跑步。在早上跑步的时候也经常能碰到同村的几位叔叔,他们依然坚持每天步行几公里,有时候也能跟他们聊上一会,可以看得出来,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健康了。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家乡的变化还是不少的。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二层或者三层的小楼房,原本的泥土小路都修成了水泥路,而且也配上了路灯;由于我们离县城不远,就连各个巷子之间的路都修成了水泥路;村里的地有一部分也被承包给别人做菜园或者果园,有些留在家里的人也可以被雇佣去干点活;村里不仅有了便利商店,还有了一家提供包桌服务的小饭店。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变化出现。
过完年初一之后几天基本上都在走亲戚了,大多数人都是急着返岗,因此走亲戚也是提前约好,每次吃饭都是一大家子二三十口人,也可谓十分热闹。也有些人一天把该走的亲戚都走完,送完礼就走,不留下吃饭,这种就比较流于形式了。
在家的日子平平淡淡,但也过得踏实,因为也没啥心理负担了。往年我总是想着过年能看几本书,能写点文章啥的,反正回来之前都给自己制定各种计划,当然没有一次真正能做到过。过年在家本来就该卸下担子,好好享受这段难得的时光。
正因为我这样思考过,所以今年过得没有压力;即使去年各方面都差强人意,我也不会有焦虑感。能陪着父母一起过年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家的日子里我也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们少忙活一点。
今年离开家的时候走得比较匆忙,固有不舍,但也无奈,因为生活还得继续,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身不由己。我也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早日实现财务自由。争取过几年能在老家盖上新房子,让父母也能住得更加舒服一些。
我想起了之前网上流传的那句话,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有谁愿意背井离乡。是啊,如果不是想追求梦想,想生活得更好,谁又想出去折腾呢。
多年以后,你还会记得第一次离乡时的场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