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了了李克富老师《孩子肚子疼,真疼?装疼?》这篇文章后,当我们在生活中的时候,往往会走进一个误区,我们到底是应该相信孩子是真疼?还是相信他是在装疼?如果二选一,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而当听到李克富老师和心理老师的对话访谈后,李克富老师以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度,如果你问来访者你觉得他是真痛还是假疼,那也就那你的咨询水平也就太out了。我们咨询师往往会被来访者催眠,用他的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是无效的。如果说:你希望它是真疼?还是希望他是假疼?不论对方告诉你的是那一个答案,你都可以一票否决,因为如果你希望是真疼,那就是你在希望他有病;如果你希望它是假疼,你就是在希望他在撒谎。当他被双向否决后,才能更愿意去探索更多的可能,目的是引导来访者看到孩子的行为背后是为了什么。
在我的身边也有真实发生的这样事情,那位孩子在学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是一旦投入紧张复习考试阶段,他就会感到身体乏力,头部剧痛。于是他妈妈带着他走遍了全国各大城市了,找遍了所谓的“名医大师”,每当找到一个新的办法,似乎都很有疗效,但时间一长又打回原形。那位细心的母亲会把每次头疼的时间都详细记录下来,每次的医嘱都总是坚决照办。时间长了孩子开始拒绝到外就医,删掉了自己所有的微信朋友圈,焦虑的妈妈也是感到心力交瘁。
可是当我们好友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我的儿子在旁边也说,只要他妈妈能够屏蔽学习两个字,这个病也就不治而愈了。而一脸焦虑妈妈却说:“我从来不给孩子施加压力,只要他感到快乐就行了,最近听说有一个很好的托福学习班,我………”。听了这位妈妈的话,我们只能面面相觑,似乎能够感受到孩子的头疼和无力,那是因为他感受不到父母的支持,而自己的思维理念和父母的预设是有冲突的,却不敢表达出来,只能自我攻击自己的身体。而当他能够离开了那个让他感到压抑的环境时,我们却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那么我们是判断这个孩子的躯体症状到底是真还是假?是真的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行为本身就没有正常和异常,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行为,看到他在不同的环境所显现出的不同的状态是为了什么?这才是那位焦虑的母亲当下所要反思的问题。
第三期第二天思维训练营《能判断真疼还是装疼吗》
本期金句:心理健康的人常常会产生一种积极的错觉,以至于普通的情人,却看成了西施般的美貌。有研究发现,相比而言,反倒是抑郁症患者,看待这个世界更客观和实际些。
我对本文的“细思恐极”和“全信就是不信”这两句话的释义有些困惑。期待着在今天晚上能在群里看到大家高效的思维碰撞,让我有所收获。
就如这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那个孩子一样,只要看到孩子一皱眉头,他的妈妈马上就说:“是不是头又疼了?赶快去吃药。”当大夫说这个孩子身体有一些缺钙时,妈妈做出了她出差时加大药剂量的决定。当母亲回到家里,发现孩子更加的不舒服了,于是就又到医院就诊,结果被诊断为轻微的钙中毒。
当有一次在北京的一个大医院里,各种高端的仪器检查均无躯体化症状时,医生把孩子转引到该院的心理科门诊,当医生与孩子一番对话后,要求孩子把父母叫来一起问询,并说孩子自身的问题并不严重,其根源在于父母。而作为两位高学历的理工科毕业父母,他们却执念的认为又碰到了“庸医”,否认自己和孩子有什么心理问题。他们宁愿相信网络上根治百病的承诺,使得他们的家庭生活又走向了一个死循环。
我不知道这个案例能否跟“细思恐极”和“”全信就是不信”能挂上钩。是不是孩子一皱眉头,这位妈妈就会幻觉孩子的头部剧痛,而母亲的语言信息有刺激了被孩子遗忘的疼痛,再一次唤起疼痛的记忆。我记得有一次我对孩子说,现在太多的家长是自己有病,却让孩子吃药,记得当时那个孩子听了后一直点头,表示认同。在于孩子感同身受的同时,我们该去如何唤醒那位装睡的母亲?心理助人也是一个助自助之人,不求不帮的过程。很多的家长看到的只是一个现象和行为,而很少能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内观自我,当只有自己放下焦虑,以开放的心态勇敢的去面对自我,才能更加客观和理性的看待问题,通过自身的改变,去影响你所要支持的那个人。
大道至简,活在当下。也许当你能够简简单单的生活时,改变就已经发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