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现在就享受生命

作者: 遇见慕石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17:06 被阅读0次

    文/慕石

    我是幼儿园老师,日常工作就是跟孩子在一起,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多半跟自己家庭教育有关。刚来了一位新生,是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叫阳阳,两周半,比班里其他孩子都小(其他孩子都是三周以上),我有些怀疑他能适应。

    他妈妈自信地说:“阳阳一点问题没有,我相信他。”

    所有妈妈爱自己孩子,总觉得自己孩子是个天才,不是普通人。有些家长还希望孩子早上一年学,不仅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还要超出起跑线一大截。这些心理我们可以理解,但不能伤害到孩子。我把孩子的心理讲给妈妈听,还强调尊重孩子成长发展规律,千万不可破坏。

    妈妈说:“我带孩子去多个儿童教育机构测试过,他的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可以直接上学。”

    园长同意阳阳先入学,看看他表现如何。

    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多半会有一些不适应,哭闹着找妈妈、乱跑、不吃饭、不睡觉等,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阳阳小朋友没有这些表现,看起来很享受幼儿园生活,遵守日常规则,自己主动大小便,跟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妈妈来接他时,他微笑着跟老师“再见。”

    我以为他第一天来幼儿园高兴,是因为好奇,也许过不了几天就嚷嚷着找妈妈。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阳阳的表现越来越好,甚至超过其他孩子。

    妈妈说,她和爱人并没有全力以赴的去教育孩子,平时两人上班,照顾孩子的是奶奶,奶奶是幼儿园退休老师,民主,从不溺爱孩子。全家人的中心没放在孩子身上,孩子跟家里其他人一样,是一个独立个体,有他的责任和义务,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

    比如,阳阳在户外玩耍,奶奶远远看着,阳阳玩什么怎么玩,奶奶从不插手,即使不小心摔倒了,奶奶也不上前扶;阳阳有自己的衣柜和书橱,里面物品全是自己整理,其他人不可以乱翻;爸爸妈妈做饭、整理房间、倒垃圾等,阳阳都会积极帮忙;奶奶常常带阳阳到各处游玩,他问什么,奶奶就答什么,而且很认真地回答。

    阳阳很幸运,生活在一个真爱的家庭里。

    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是父母真正懂得孩子需要什么,接受孩子的自我成长。

    “有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像爱因斯坦、牛顿、尼采等所谓的天才莫不如此。”

    “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

    父母知道溺爱孩子不对,不能把孩子养育成温室里的花朵,就给孩子强加一些挫折教育,报各种班磨练孩子意志力。其实,这对孩子又是一个伤害。

    幼儿园一个5岁小女孩,刚参加一场夏令营,第一天就给妈妈打电话,哭着要回家。妈妈讲道理、安慰半天,小女孩的哭声越来越大,妈妈说孩子太不懂事了。

    夏令营不是培养生活自理的地方,而是真枪实弹实践生活自理能力的地方。一个5岁孩子,在家不会自己刷牙洗脸、洗澡洗头发,甚至吃饭还要妈妈催,突然之间推进风雨中,她的挫败感、无助感会有多大?我们根本无法体会到她的痛苦。

    既然没做好准备,就不要贸然行动。

    这不是“挫折教育”,而是打入地狱式的教育。

    “一个孩子的自然成长中自然会遇到很多挫折,只要大人给孩子自己解决的机会,那么他们会自己培养出高挫折商,并不需要额外的挫折教育。”

    阳阳的教育就是这样,挫折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额外补加。

    再举一个例子。

    朋友家的孩子10岁,是个可爱大方的女孩,多才多艺,自己选课外班,自己安排日常生活,假期去哪里玩,都是她自己看地图、在网上搜索。这样的孩子独立性与挫折商都高。父母是如何教育的呢?

    朋友说,家人尊重孩子,孩子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要求不高,幸福快乐,不触犯法律底线就行,没想到她表现的很优秀。

    是啊,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经常疏忽,孩子本身比我们更渴望成长。

    孩子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一件事情,或多或少会遇到困难,产生受挫感,这是正常的,切切实实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是任何一个父母无法替代完成的任务。

    真爱孩子的父母,是不会“溺爱”孩子的。

    孙瑞雪在《爱和自由》书中极力表达一个观点:父母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我们要相信孩子,告诉孩子,从现在开始请享受生命,而不必等考上北大清华才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现在就享受生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mj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