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丁凡老师和李婧老师一席话,当时似乎没想到什么,只是提到了女儿和她所在班的那个清华苗子,当一觉醒来,看着表,居然才凌晨两点的时候,脑子里的那个念头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无论是作为一名高一清北班孩子的家长,还是作为一个省市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新乡市家教、心理、河南省名班主任三料核心成员),更是作为一名专职心理老师,一个初中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此刻,一个酝酿已久的计划在脑子里逐渐明晰起来!
“与辉同行,照亮人生”!
昨天看了与辉同行的直播,同时又看了张雪峰关于“文科生是服务生”的片段,一个念头此刻又闪现在脑海,“一个人可否改变历史”?一个人能做到什么程度?
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是一个已经创造了历史的人一一我以个人之力,让我们学校从2009年首开心理健康课,至今已经15年了。当然也以个人之力,影响了一些老师决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直以来,我有两个想法:一是让孩子们的学习高效又轻松,我说的轻松,是那种在适度压力下的可自由掌控的状态;二是让所有的人,包括学生,家长和老师都能按需接受到和自己匹配的专业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就像董宇辉在直播间卖货,只把对的卖给对的人,而不是一味的把贵的推出去。
我的一切想法和理论的实践,都可以集中反映在我女儿身上,正是我和女儿的故事,让我认识到了我是需要做一些事情,而且是可以做一些事情对女儿有所助力的!
如果说以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那么现在有了名师工作室,就好像有了一个尖刀班,或者说是一个个小“卒”,它是有无限种可能的,也许现在看似无所作为,一旦过了河,却无所不能。其实各级名师工作室都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地方,上级部门建立工作室的初衷也是希望创造奇迹,造福一方的!
我参与河南省侯巍名班主任工作室不到一年,最大的贡献是三篇原创作品,却有幸和众多的优秀班主任一起,在郑州一中侯巍老师的带领下,获得了全省名班主任工作室微信排名第一的佳绩!我参与新乡市赵红星家教名师工作室快两年了,作为核心成员和主要执行者,全程见证和参与了许多重要时刻和略微说得出的成绩的诞生过程。同时,作为和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有特殊缘分的人,即将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有一帮志同道合的人跟随的,或许能改变一些状况的事情。
在这里,不由得想起张载的那四句振聋发聩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宋代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前两天在董宇辉直播间介绍某地特产的时候也提到了这几句话,听完之后颇以为然。不由得想起了纪录片《王阳明》中在龙场呆了三年时间,留下了一个著名的“龙场悟道”的故事,也就是他创立“心学”、成为圣人的开端。
作为工作室核心成员,又和主持人心灵相契,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也希望自己能大有所为!
如我当初所设计的理念,是要把“幸福”二字贯彻下去,希望借由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形式,让教师幸福的教,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自然可抵御职业倦怠;让学生幸福的学,过一种自由明确的学习生活,如期开放自己的花;让父母(家长)幸福的活,过一种科学惬意的常人生活,让每个家庭成为心的港湾。
目前可做的事情,如果说从课题的角度,就是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助力学生学习,教师成长,家长称职!可侧重于清北班学生的发展和跟踪研究,这其实是可以涉及到幼儿园到高中全过程的,甚至可以延伸到他的大学和目前现状!
首先是问卷调查,对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搜集。主要针对当下高中进度较快,被女儿戏称为“老师飞学生追”的现状,试图从数据上给予证明,看到它的合理之处和不尽人意之处。
面向老师的问卷调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关于老师的心理状况的,一种是对于目前的教学体验和建议的。更多的是希望提供一些个案和数据,来验证什么形式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初高中生。
面向家长的问卷调查不是最主要的,家长的需求大概也就那几个方面,重点是如何对家长进行有效的指导,包括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学习方法,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等的指导,真正发挥学校的专业引导职能,真正产生家校合力!不至于出现张雪峰说的那种寒窗苦读12年,填报志愿两三天,就决定一生命运的情况。
就从我已经开展了两次的严虎绘画学习成长群里的反馈来看,无论参与其中的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还是我自己,都感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认知的启迪,对于心灵的关照和大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
其次便是针对问题进行相关课程的设计。这些对于我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较久的人来说,几乎不是太大的问题。无论是讲座,团体辅导,个体辅导,家庭教育,甚至学校管理,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能够实现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寻找到最合适的资源,以适合我们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持续有效的途径,在对应的人群中产生实际的效果,这种效果不仅是可描述的,也应该是可测量的。
至于其他形式,便都是次要的,比如我们通过什么平台展示我们的工作,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总结推广……都可依据个人特长,地区特色个性化定制。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说丈母娘们喜欢董宇辉,是因为董宇辉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对于自由的渴求,对于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影响别人的那种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渴求。而且董宇辉也让世人看到了读书是有价值的,这和我的观点是一致的。
读书有价值毋庸置疑,但是,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在这个问题上,昨天我们对于易经的讨论,充分证明了这是一个概率事件,并不是有决定作用的!如果一定说读书能改变命运的话,前提一定是你读了足够多的原典级的书,比如经史子集,比如中外名著,比如哲学科学,人文地理等等,可以夯实你的知识存储,让你变得厚重,改变你的认知、世界观、价值观的那些书。
至于现在网上流传的穿越、玄幻、耽美等小说,个人认为看的越多,对现实也许会多一些怨恨和逃离,也许更接近于玄学吧,可能不太适合他们这个年龄。董宇辉在和余华讲《活着》中所说的那种“只讲苦难是没有意义的,需要和苦难和解”,我们的孩子目前没有什么现实生活的苦难,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苦难和迷茫,从这个层面,这些书是很容易改变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的认知的,但是这种改变是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都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当读书改变命运不好实现,我们又寄希望于教育改变人生,但目前的教育现状确实有点不知所措。
辉县的教育,虽然我参与的不彻底,但我经历的还算全面,17岁中师毕业即踏入山区学校,29年来,历经农村学校,城乡结合处和城区名校,从一名普通老师到中层正职。接触的最多是被称为苏霍姆林斯基式校长的赵彬渊,也许是天性使然,也许是后天熏陶,我认为,我的教育情怀是持续至今的!我深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目前看来,一个好的名师工作室也是能够改变一些教育生态的!
我一直相信时势造英雄,但也不排除个人的力量会影响一些历史,改变一些轨迹,就像董宇辉,就像张雪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