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灭亡后,纣王的叔叔箕子被分封在朝鲜。某次去西周都城镐京朝拜的路上,他顺道去看了朝歌故城,不看则已,看了之后,心中难受,感慨万千——殷故都已成废墟,庄稼茂盛,祖先多少辉煌荣耀,在这里永远成为了过去!
剧烈起伏的情绪引发了创作冲动,箕子写下了这篇据说是现存最古老的文人诗——《麦秀歌》,自词自曲,反复吟唱。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这首诗的准确翻译应如下:
麦子抽穗长势好啊,禾黍茁壮
向外盲目扩张啊,诸侯离心
前人也有各种不同的翻译,有人把“狡童”翻译成“顽劣的小孩”,指纣王。纣王约21岁登基,在位30年,死的时候差不多51了,且“童”指人时专指“光屁股小孩”,用“童”来指纣王,怎么可能呢?
前人未能准确翻译《麦秀歌》,主要根源于对很多汉字的原始义捉摸不透。本文中,“彼”、“狡”、“童”、“好”这四个字是重点。
许慎说:“彼:往,有所加也。”“狡,少狗也。”“彼”是去给对方有所增益的意思,“狡”是少狗,意指壮勇无谋。
关于童,许慎没讲。“童”的甲骨文、金文如下:
从上左图可看出,甲骨文“童”字上面一辛,辛下一眼,眼下一躯,脚下一横。“辛”是辛苦,“一眼”是说除去地表植物使视线无遮挡,“一弓腰”说明很累,脚下“一横”是说终于开辟出路来。上中图下部是个东,“东”是把植物捆扎成束的意思。上右图“东”下又多了个“土”,意思是除去地表植物后可以耕种。
概括地说,“童”是除去草树杂物,使地面可修路、辟田、搞建设的意思。
因此,“彼狡童兮”要翻译成“向外盲目扩张”。
有人会说,“彼”是使人增益,是不是该翻译成“向外盲目建设”?
商朝还处在分封时代,中心王国不大,各地都有原住民。“扩张”同时确实也搞“建设”,只是在原住民的土地上修路、辟田、建设城邑等会引发严重冲突,因为朝歌并不想做亏本买卖,辟田之后会用暴力把原住民抓来耕种,成为隶民,增加税收。当惯了自由民的原住民不干,就打仗。
后面还有一个难解释的“好”。许慎说,“好,美也”。那美又是什么意思呢?许慎说,“美,甘也”。那甘又是什么意思呢?许慎说,“甘,美也”。完了,转回来了!
甲骨文中,“好”是这样写的:
一个女子,一个宝宝,它的意思不是很多人说的“有个女子就是好”或者“有儿有女就是好”或者“男女在一起就是好”等等。“好”的原始义是说两个人或两个部落的关系像宝宝跟妈妈一样亲密亲近,相互离不开。
因此,《麦秀歌》中的“不与我好兮”要翻译成“(诸侯)不再亲近我们了啊”,把表达方式再简化一点,就是“诸侯离心”。
在整个《麦秀歌》里,通过萁子的感慨、反思,我们知道,在萁子看来,商朝之所以灭亡,关键在于纣王盲目扩张,诸侯离心。
这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
商王朝是分封制,盲目扩张带来的沉重负担会转嫁到诸侯国头上。诸侯国既要出兵出力,又要出牲畜粮草等,不堪重负,以至于离心离德。最后,三分天下,其二归周,诸侯国百分之六七十都跑到西岐那一边了。
其实,商王朝的灭亡,除了扩张导致诸侯负担重,离心离德之外,还有一个萁子不敢明说的原因,就是西岐的积极竞争。朝歌搞“用田制”,一家70亩地,收成1/6缴税,西岐则搞“井田制”,一家100亩地,收成1/9缴税。不光如此,西岐还打了“周”这一宣传大旗。“周”是什么意思呢?
“周”的形义是每家都交税,音义是“循环”,音形结合,“周”就是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意思。西岐不仅收税少,还承诺一定会用之于民。商冗员众多,积弊难返,又陷战争泥潭,诸侯离心,其灭亡可想而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