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了不少关于断舍离的书作和剧集,然后果断下载了转转和咸鱼,半卖半送的割舍下,转出去30余件大大小小的物件。
[图片上传失败...(image-9cea37-1529082270258)]
感受家徒四壁的同时,发现真正属于我的物件就只剩下衣服。以至于房东过来找我时,再次问我“开始做服装生意了吗”?
说再次是因为在我搬进来的第一天,房东看到我整箱整箱的衣服时,就已经问过同样问题。
[图片上传失败...(image-678020-1529082270258)]
事实上4月份开始,我果真开始经营与公众号同品牌的韩风简约女装淘宝店。
在定位风格的初始犹豫许久,毕竟我这种热爱多变,喜欢尝鲜的性格,恨不得把各种风格的衣服,都纳入麾下,演绎自己的专属风格。
真正要确定某个人群,某种风格,切入某个细分市场时,一切都要进入在商言商的专业思考。
我了解自己主观又情绪化,所以一遍遍地告诉自己,要多个维度去补充去纠正自己的主观认知,要撇开经验主义,要请教内行的朋友,无论是供应链各个端口,还是进驻平台的分析。
原本第一选择是速卖通平台,因为注册公司和品牌的时间问题,最终被搁置,转向淘宝。
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无论这战场硝烟几多猛烈,也还是要迎难而上。
许多人跟我说人生在于选择,我的选择在他们看来似乎是形而上了,我的过往经验并不在做产品本身,这条路对我来说似乎是一条完全陌生的路。
[图片上传失败...(image-734667-1529082270258)]
其实,哪条路不是由陌生开始呢?
我在上海10年做过摄影摄像小模特,也做过电视电影小配角,谁能知道我之后转型做了外企小白领。如今又是自由职业者的状态呢?
表面上看是命运的齿轮推动着我们不停地转换角色,发生变化。其实每一个细微的改变,都是蝴蝶效应下的唯一结局,而最原始的驱动力,归根结底是随心而为。
我羡慕别人口中每一次坚定的“我不后悔”,对我来说,每次回头看来时的路,我都是满满的惆怅和后悔。
如果当年我坚持做一个小模特,也许现在不错呢?毕竟那时我已经有很稳定的收入和合作的摄影师以及品牌方。
或许一直努力作为拍戏的特邀小配角,也是不错呢?毕竟那时我与香港TVB的一些老牌当家都有了不错的私交关系。一起搭档的李老师和凯凯因为坚持,如今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彼时风生水起的500强欧美外企,也是每个白领心中光芒万丈的梦,踏着高跟鞋哒哒哒的出入长乐路的5A甲级写字楼,和奥美、欧莱雅做邻居,上下班Mix在一部电梯,和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同事共事,这些至今想来都是非常美好的回忆。
[图片上传失败...(image-225943-1529082270258)]
为什么一次次离开,一次次选择完全不同的路呢?
我可以在30岁这一年用成年人的口吻来总结曾经年少的我:不成熟也好,不懂事也罢,求新求变也好,不安现状也罢。
或许会经历新鲜感带来的喜悦,熟悉感带来的倦怠,成就感带来的坚持,以及征服感带来的成长。
只是无论这条路怎样,人生没有回头路,选择的就要走下去。一切取决于态度的转变,与现实之间的打磨契合。
所以在无数个迷茫的黑夜,我问自己为什么要放弃上海,来到深圳?
来这里真的只是贪恋常年28度的气温,光照时间高于其它城市的明亮,以及呼吸绿色植被覆盖面积达到75%的干净空气吗?
在长达1000天的时间里,我都如是认为。由此可知,我是多么注重享受,并且毫无事业心的一个人。以至于在中国节奏最快发展最快的城市,心安理得地选择做一个无欲无求的圣人。
这是真正的伪装主义,我是如此憎恨自己。
少年不识愁滋味,尚且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我却刻意选择了中年不识愁滋味,还为赋新词故作秀。
我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培养艺术陶冶情操上,每年不出去旅行几次,便感觉一年都是灰色的。
体现在我所热爱的时尚,便是没有节制的买买买。
香港的海港城是隔三差五要去淘淘货的,就是买Zara这样的快销品牌,也要吉隆坡、曼谷、首尔的飞一通货比三家,硬寻找出些自以为是的特色和不同。
在深圳开启新的事业征程后,最大收获是做了三届时装周,看了数百场秀,见了无数时尚客,结识了许多优秀设计师。甚至上海时装周也要打个飞的去给Irene做T台秀。
无论是作为一场秀的项目负责人,还是以时尚编辑的角色坐在头排为品牌写稿,这些光鲜都曾经喂饱过我对时尚无与伦比的热爱。
[图片上传失败...(image-74b6f6-1529082270258)]
有太多的设计师沉沦于才华,迷失在商业化的市场。
每个人都在与真实的自己对峙,做市场需要的,还是做自己喜欢的;做商业设计,还是实现情怀。这和每一个写作的人,纠结写社会热点,还是写心情随笔,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无不同。
现实对于迷茫的看不清方向的人来说,总是残酷无情的。对于有目标有计划的人来说,反而简单易懂。
数不清的设计师,能叫得出名字的有几个?没被叫出名字的,可以好好研究下叫的出名字的那些人,答案就会浮出水面。
名号响亮的自媒体大V,均有自己的文风定位。没有观点就没有追随,看客爱听自己不敢发声的言论。于是写手也从纯文字创作者,转型为“消费者行为研究分析”专家。
所以一切都不晚,不敢上路的人才会一直迟到。
我不擅长喊口号,更擅长的事是:一边做一边学习,发现问题调整改善。
可以走到哪一步是未知的,但走好每一步是可以被人为化主动选择的。
一整个月时间,走马观花地看了阿里巴巴和淘宝约1000家女装店,一点点筛选出可以学习的店,从几百个逐渐缩减到几十个,每取消关注一家,信心值便增加一点。
目前深入观察学习的有20家。虽然继续精简的路会越来越难行,但打兽才能升级的道理,即使是游戏盲也知。
[图片上传失败...(image-1f732c-1529082270257)]
如果说岁月教会了我什么,我觉得是知行合一的优雅。
虽谨言慎行但精神自由,虽物欲难消但节制有度。拿回驾驭生活的主导权,而非成为被生活驾驭的奴隶。本是空无一物来,何须作茧求自缚。
学会优雅的断舍离,才会离那个终点更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