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读《存在主义咖啡馆》这本书,里面有不少有意思的观点,围绕着「我是谁?」、「我该如何生活?」这两个问题。抛开晦涩的哲学术语不谈,书中的传达出的存在主义生活理念,倒是很有借鉴意义,尤其是在适合讨论「女性应该怎样生活」的今天。
我特别喜欢的一段话是这样的:
正确的生存方式,不是我们去信仰什么,而是要全情地投入到我们自己的生命之中,把握好每一个时刻。它是什么样,我们就怎么活。
在存在主义的世界里,哲学既不是纯粹的智识追求,也不是廉价的自我帮助技巧的合集,而是一种训练,由此来让自己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一直努力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并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就可以获得真实与自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传统观念、或者周围人的影响做出违背本心的选择,但如果就此把自己当做是环境的受害者,那么就是选择了一种虚假的存在,脱离了自己的「真实性」。
正确的方式是:从现在所处的地方开始,进行选择。做了什么样的选择,也就选择了自己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总是边前行、边构筑自身,「自我」就会变成一件永远正在加工的作品。所以「自我」并不是静静地藏在某个角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的,而是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地「创造」来逐渐完善的。
而这也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最大区别:人可以通过选择来塑造自我,而动物只能听从本能和习性行事。
正如书中所说: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古老的权威能够接触你身负的自由负担。你可以小心翼翼地去权衡各种道德与实际的考虑。但说到底,你都值得冒险一试,去做点儿什么。而这个「什么」,由你自己决定。
相关文章:
29岁,我终于活成了一个「无趣」的人
前一篇:
简洁写作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