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气温越来越高,大部分的朋友都在忙于“防暑”,这当然是第一要务。但是,对于某些朋友来说、尤其是年龄稍大点的朋友,身上有点什么“老寒腿”或者“哮喘”什么的,肯定会听说过“冬病夏治”这个词。那么,什么是“冬病夏治”,以及为什么要“冬病夏治”呢?
“冬病夏治”是什么意思?做好四个方面,符合冬病夏治的精神什么是冬病夏治?
大概是指某些冬天容易反复发作的毛病,但要不就是情况不急、要不就是冬天疗效不如意。唯有借助夏天外界气温升高,体内阳气最旺的时候进行处理,这就叫“冬病夏治”。
为什么要冬病夏治?
因为这类问题,基本以“体子虚”的人、也就是所谓的“虚寒体质”常见。通常伴有: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疲易倦等。中医认为是阳气不足,导致寒从内生。他们即使在盛夏,睡觉可能也要盖着被子、穿着袜子。
“冬病”的人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冬天外界气温天寒地冻,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就如同我们晾衣服,阴雨季节,衣服半个月都不干是一个道理。到了夏天,外面暑热骄阳,体内也是阳气升散,那些“积寒”会趋向于后背或关节部位。我们知道,后背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所,为一身之表,此时体内的积寒容易被驱散。所以才有“冬病夏治”的做法。
如何以“冬病夏治”的方法养生?我认为有如下四点值得注意:
1、控制进食冰冻冷饮:
“冬病夏治”是因为冬天阳气不足,无力驱散阴寒。阴寒之气在夏天会趋向背部足太阳经。如果夏天进食太多冰冻冷饮,会“挫伤”阳气升散的积极性,阴寒之气也会随之“内敛”。尤其对本来就有少许阳气不足的朋友来说,夏天痛饮如冰镇啤酒、凉茶、水果冰等等,再加上长时间在空调环境里,那效果就是:陈寒未去,新寒又生。我们要知道,寒气是会积聚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气血肯定有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因此,夏天最好能控制进食冰冻冷饮。
“冬病夏治”是什么意思?做好四个方面,符合冬病夏治的精神2、适当出汗发散寒湿:
寒湿之邪客阻经络关节,就如同路上的障碍物,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大致来说,如果寒湿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寒湿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癥瘕;寒湿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麻木出现。
而在夏天,很多朋友为了怕出汗,长期呆在空调环境里,运动的频率也更低,出汗的几率也就减少。其实,在夏天适当出汗,是有利于体内寒湿之气散发出来的。因此,夏天尽管气温高,最好还是在早晚相对凉爽时段适当运动,适度出汗,既有利于沉寒外越,增加气血流通,也利于新寒发散,对健康是很有利的。
3、每天喝杯热开水,或者红糖姜水之类的:
夏天外界气温较高,阳气散发,体内相对有伏阴之气(伏阴之气和寒湿之邪是不同的)。如果贪图凉爽,长期喝冷饮,会有加重体内阴寒的趋势。建议即使气温高,也能喝杯热开水,尤其以喝完后感觉有点热烘烘、欲汗未汗的程度最为合适,既能减少伏阴,还能帮助沉寒发散,也是不错的一种方式。
如果伏阴较重、寒湿偏重的人,还可以用红糖姜水替代白开水。因为“生姜”性味辛温,有发汗的可能,如果不想出汗太明显,可以“姜汤冷服”,就是稍冷后饮用,能温胃散寒,也是非常不错的。“汗为心之液”,夏天适度出汗,能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皮腠的寒邪及时排出,是排出体内寒邪的好方法。
4、夏宜静养:
古人夏季养生,有“泻心经之气血(火)、补膀胱经之虚弱(寒)”的做法。心属火,应时于夏;足太阳膀胱经为一身之表,相当于人体的“蕃蓠”,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内寒之通道。所以夏天适宜静养,也就是适当地做会吐纳冥想,对养心潜阳是很有好处的。
综上所述,我们介绍了“冬病夏治”这个广为流传的养生方法,并根据其精神,大致提出了四点夏季养生的注意事项。如果您有这方面的经验,希望能留言分享交流,期待您的指教。(转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