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紧接着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之情。“谁似”二字,既含有词人不像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了词人不像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西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人深深的哀伤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
“梦不成”,衬以初秋的寒意,愈显出环境气氛之凄清,“泪不晴”,置于微弱的残灯斜照之下,说雨晴而泪不晴,极有思致,愈展现出人物形象的孤寂及其内心思念友人的深情。
整首词就这样从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之中,以通俗明白的语言,表现出词人对陈述古的深情厚谊与惜别之意。不用典故,不加藻饰,但写真景物真感情,在送别的题材中,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此文转载,略有删减,原作者:邱俊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