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诗经•豳风•九罭》(六)

学习《诗经•豳风•九罭》(六)

作者: 西牛望月 | 来源:发表于2023-02-17 23:08 被阅读0次

“九罭之鱼,鳟鲂。”《毛诗传》的意思是,九罭之中的鱼是鳟鱼、鲂鱼,鳟、鲂都是大鱼,他们在九罭这种捕捞小鱼的网中,是不合理的。用这句话起兴,比喻周公这个圣人,东征三年,住在东方小国,其所居之地与其身份是不相宜的,周成王为何不早早地把他迎接回来?我成王如果要见周公,应当穿着“衮衣绣裳”去见他。这是讽刺成王不识人,想让王用隆重的礼仪去迎接周公回国。

《郑笺》说:“设九罭之罟,乃后得鳟鲂之鱼,言取物各有其器,兴者,喻玉欲迎周公之来当有其礼。”意思是说,取物各有其器,用九罭这样的密网,才能获得鳟、鲂这样的鱼。用这句话起兴,来喻说要用尊重之大礼,以迎周公之大人,比拟人各有其伦理等级。所谓“尊重之礼”,就是要穿着上公之服。成王如果要见周公,应当穿着“衮衣绣裳”去迎接他。

按照孔颖达的理解,很显然《传》与《笺》对“九罭”的理解是不同的。前者说大鱼在小渔网里不合适,后者说用密网捕大鱼正合适。

孔颖达是这样疏解的:九罭即百囊网,百囊网并不是小网,而是说它是可以捕捞小鱼的网,它的网眼小,不代表网身小。查验当今的鳟、鲂,他们并不是大鱼,《传》说他们是“大鱼”,是要取“大小”来作比喻。《传》的意思大概如王肃所说:“以兴下土小国,不宜久留圣人。”

……

相关文章

  • 158 诗经·国风·豳风·九罭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国风·豳风·九罭 贡献维护者 Eternal恒愽 《国风·豳风·九罭》一诗出自《诗经》,...

  • 《诗经》学习第159篇《豳风 九罭》(全)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59篇《豳风 九罭》 【原文阅读】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

  • 九罭.豳风

    《国风·豳风·九罭》一诗出自《诗经》,是《国风·豳风》中的一篇。为先秦时代豳地汉族民歌。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周公的爱...

  • 练字第103日,豳风·伐柯+豳风·九罭

    练字第103日,豳风·伐柯 练字第103日,豳风·九罭

  • 诗经.国风.豳风.九罭

    九罭之鱼,鳟鲂。 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 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 是以有衮衣...

  • 20191021知慧林一千零一天中西经典诵读打卡(173/100

    20191021知慧林一千零一天中西经典诵读打卡(173/1001);中:《诗经_国风·豳风.九罭》西:《圣经_创...

  • 周公别走

    晨练第515天:灵式呼吸 读经第395天: 诗经·豳bīn风·九罭yù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周公的爱戴和挽留之情。这...

  • 国风·豳风·九罭

    大家好,我是红梅,一名国学礼仪的爱好者和分享者。每天读诗五分钟,生活如诗般美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诗经》。今天学习...

  • 《诗经》每日读之“豳风•九罭”(159)

    【原文】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 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 是...

  • 读《诗经》159-国风·豳风·九罭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是以有衮衣兮,无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诗经•豳风•九罭》(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jv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