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读《追风筝的人》后感

读《追风筝的人》后感

作者: 橘子hl | 来源:发表于2016-12-21 12:02 被阅读0次
读《追风筝的人》后感

去年就读了这本书,今年再次翻出来读了一遍,读的很过瘾,令人荡气回肠。真心喜欢这本书,首先因为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叙述这个故事,读起来很亲切、流畅。读到精彩段落,心不由得跟着主人公一起紧张,一起欢乐,心中不禁暗自喝彩。再次因为这本书所描写的故事前后呼应,承上启下,每个章节衔接的十分紧凑,读完上一章节,你会想知道下一个章节会发生什么事情,不由自主地一口气读完。

本书讲了主人公自出生后就生活在阿富汗,与自己的朋友一起的故事。以及直到13岁时,因阿富汗战乱随父移居美国,并在美国发生的一切的故事。书中的线索一直围绕着主人公的懦弱的性格描写从出生到40岁的故事。读到故事精彩之处,你甚至会怀疑真的会发生这样不可思议的故事吗?

书中一些章节是描述主人公嫉妒父亲对仆人的儿子哈桑的好,就想制造一些事端,让父亲赶走家里的仆人和哈桑。而且由于13岁的主人公懦弱的性格,当哈桑遭到欺辱时并没有挺身而出,造成主人公当时幼小的心灵难以接受再次与哈桑共处。于是主人公就在他刚刚过完生日,趁着仆人和哈桑去市场买东西时,偷偷地把一些钱和手表放在哈桑睡觉的席子底下。让父亲认为是哈桑偷了家里的钱财,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他们赶走了。但事情并非主人公预想的那样,但最终还是达到了仆人和哈桑离开这个家的结局。于是主人公的内心再次覆盖上了一层愧疚感。同时,主人公的父亲对于仆人和哈桑执意要走的事情难以接受,嚎啕大哭。直到26年后,父亲去世,主人公从父亲的朋友那里得知哈桑就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时,主人公才深深地理解了父亲对哈桑的爱。

我们吃着同样的奶水长大,就如同亲兄弟

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直到最后,主人公得知自己不能再次见到哈桑。而为了从年幼时的仇敌的手中救出哈桑的唯一的孩子,主人公也是拼命为之。

读完这本书,领略书中精彩之余,不禁让我感到血浓于水,在亲情友情面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不同的文化但拥有同样的情感。大爱无疆。

相关文章

  • 错手放飞的风筝,我来追

    错手放飞的风筝,我来追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

  • 读《追风筝的人》后感

    读完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已是凌晨两点多了。闭上眼睛,却久久不能入睡,阿米尔与哈桑的故事一桩桩、一件...

  • 读《追风筝的人》后感

    一本书的美好,最好能让人想到童年。 在我们都是孩子的时侯,在大家以一种无知而期盼的眼神迎接未来的时侯,在我们一天天...

  • 读《追风筝的人》后感

    去年就读了这本书,今年再次翻出来读了一遍,读的很过瘾,令人荡气回肠。真心喜欢这本书,首先因为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叙...

  • 读《追风筝的人》后感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讲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阿富汗和后来在美国的阿富汗人阿米尔的回忆录。这也是一部关于爱、恐惧、背叛...

  • 追梦的人——读《追风筝的人》

    知道有这么本书很久了,一直都没有想看的想法,也没有买回家的意思,即便为了凑书单买来也一直没有看,年前书荒严重时也不...

  • 我追——读《追风筝的人》

    原创 二附中默然凤 6月24日 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人古老的冬日风俗。比赛一大清早就开始,直到仅剩一只胜出的风筝在空...

  • 读《追风筝的人》⑤:追什么?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的主题太多样了,书中人,看书的人,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只追逐的风筝。 对于阿米尔而言,他...

  • 追风筝的人 后感

    故事是从阿米尔和他父亲仆人的儿子哈桑的亲密友谊开展的。 阿米尔,一个渴望父爱,面对强大的人选择懦弱,面对无比顺从的...

  • 读《追风筝的人》感

    最近算是在深圳稳定下来了,虽然还是会需要跑东莞。周末时候不知道干嘛,所以经常跑书店,但是规规矩矩看下有内涵的书也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追风筝的人》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lq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