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52672/dbb11dce42b97eac.jpg)
去年底,我发现家前面的小广场上,安装了一只喇叭,走近一看是市政府应急喇叭,高高的铁杆上是一只喇叭音箱,杆顶上有一块太阳能板显出自动充电的。
没多久,寒潮来了。傍晚喇叭中传出雄浑的广播声,提示人们明天将会有寒潮低温出现。提醒居民注意防寒保暖。不由使人产生温暖的亲切感,仿佛很久前的喇叭声又回来了。
我知道这高音喇叭是在六十年代的文革期间。当时,造反派在露天广开全市性的大会,会在会场四周装多只高音喇叭。会议开始,此起彼伏的口号在喇叭声中四起,在空间回荡。
记得有一次去体育场开斗争市委书记的批判会,保皇派与造反派争斗起来,一会儿换一派在高音喇叭喊口号。那口号声此起彼伏,混乱不堪,热闹极了!
1966年,我们一行同学去北京串联受伟大领袖检阅,在长安街沿路也有喇叭。不断传送天安门广场的实况,感受那种政治上的幸福感。
后来随着文革进行,我们又上山下乡,到国营农场劳动生活。简称插场。由于条件的限制,就感受不到高音喇叭的氛围了,取而代之的是用铁皮做的嗽叭筒,用它来放大音效。在静静的旷野中也传的很远。
再后来,到1976年夏天大地震,我们全从宿舍搬到地震棚居住。连里买了喇叭与扩音器。放在连部的大路上,有什么事通过高音喇叭传送,方便了许多。其间买了了许多唱片。尽管大多都是革命歌曲,但也有一些优美的曲调。有时我便去挑选几张放来。当优雅的曲调在广播喇叭中传出。我非常悠然自得。
记得九月份,我有事回大丰(我家当时全家下放在大丰南阳公)正好遇上全国人民悼念伟大领袖逝世日。
这一天,通知说全部人都要到大丰体育场参加追悼会。当天下午天气十分好,万里晴空,烈日炎炎。县城万人空巷,体育场里满是参会人,场周围挂滿高音喇叭。场地的人按区域排队,井然有序。喇叭放着哀乐,参会人胸戴白花,一片悲哀的场面。
当时的通讯不发达,电视也很少,而追悼会在北京召开,通过电波传播。
会议还没有开始,太阳太盛,陆续有人昏倒,被送到医院。
大概下午2点,北京的大会正式开始,随着哀乐徐徐响起。一片悲哀在体育场回荡。有人开始抽泣,恸哭.....。
后来知青回城了,我进了工厂工作。 厂里有广播室 厂区内多处也有安装喇叭。但对于工人来说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因为厂里机器隆隆响彻云天。根本听不到喇叭声。厂里只是在午饭时间广播一些厂内新闻放放歌曲而已。
......。
如今通讯这么发达。手机、电话、微信等等,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是喇叭的巨大的功能,仍是这些通讯工具无法替代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