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闻一句话,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父母安在,兄妹和睦,身边有两三知己。
可能性格使然,我不是那种很乐于交朋友的人,只追求那种一见面就能谈得来,然后慢慢发展成至交。
以前没太深入想过,同事难以发展成真的朋友这句话的意思。
直到遇到以前是朋友,现在只是曾今同事的阿燕(化名)。
阿燕是我以前公司的同事,进来得比我晚,一进来就是跟我交接工作,她做的是微信运营,我负责H5设计。
当时,公司新开发了一个生鲜APP,框架找的是网上公司做的,但产品的详情,活动的H5都需要我们自己来出。
而公司主营的是服饰箱包的电商,生鲜只是附加项目,所以并不重视,而我当时进公司也才一个月,所以这项不受重视的设计工作就交到了我的头上来。
初见阿燕,就知道她是个很热情,甚至带着点讨好的性格的人。
她来找我时,还把部门同事送她的新人见面礼,水果给我带了一份,我记得是几个砂糖橘。
她们部分属于新人和老人混杂的群体,老人是从其它部分抽调出,以前工作性质不重要,或者在原本的部门发挥作用不大的老员工,而新人都是刚招的客服和运营。
那些老员工到了新的部门,以前在原本部门里低着头做事,现在全变成发号命令,不大瞧得起人的样子。
所以,她才来第一天,没人跟她说清她的工作内容,便把她留在公司打杂到了晚上九点多。
第二天,第三天都如此,她来的时候是星期二,公司是双休,星期五就放,第四天时,她在食堂遇到我,见我一个人吃饭,以为跟我一起吃饭的同事点外卖了,但她并不知道,我向来都习惯一个人吃。
她端了餐盘,坐到我对面,开始聊起她在工作上烦心的事,原来她大我四岁,已婚,还有个女儿,但她长了一张圆脸,大眼睛,又经常带着笑,让人猜不出她具体的年纪。
她说她老公是她大学同学,她们一毕业就结婚了,以前是在北京工作,但北京买房压力大,这才退居到杭州。
她是安徽人,食堂中午只卖饭菜,不卖米面,有段时间,我没再在食堂遇到她,但有次中午快午休时,她来找我,问我出不出去吃,她找到一家很好吃的店。
跟她去了才知道,那是家手擀面,面条筋道,辣椒爽利,她加了份面,吃得很香,我正常一碗面没吃完,结果不到三点就饿了。
这就是吃饭和吃面的人的胃的不同,她说她中午不吃面吃不饱,而我中午不习惯吃面,我家吃面,通常都在早上和晚上,就算是早晚,经常吃的还是粉和粥,面是次之。
陪她吃了几天,我又回了食堂吃。
可能因为吃不在一块,我们的交际总是断断续续的,真正打破这种不疏不亲的距离,是一次她老家来了亲人,是她的表弟,然后她带上她老公,约我一块去看动漫展,还吃烤鱼。
她知道我坐车要转两趟公交,就主动开了她老公的电瓶车,直接来我家的楼下接我,而且把吃饭的店,玩的路线都已经安排好,还使唤她表弟替我拿包。
她表弟小了我两岁,是个挺客气礼貌的年轻人。
我们看完动漫展,又去逛了西湖的夜市,她一边买下十块钱一个的武大郎烧饼,折了一半给她老公,拿着另一半问我要不要吃,我表示不用,那时离晚饭吃了不过半个小时。
她就一边咬了一口道:“没什么肉味,还死贵。”
她老公点头表示同意。
等逛完夜市,到晚上八点来钟,在商量要回时,她不知道什么时候端了三个杯子过来,每个杯子里装的都是一根很大的裹了脆皮上面淋了奶油的玉米,她递了一杯给我,我说不想吃,她一定要往我怀里塞,问她多少钱,她把另一杯给了她表弟,拿着最后一杯跟她老公分食,就是不答我的话。
后来,再去西湖的夜市,知道一根这样的玉米卖到了十五块的“天价”。
但这笔钱,她一直没跟我要。
再后来,我在那家公司过了实用期,因公司要搬家的缘故,不想跟着公司走,也因为个人觉得在这个公司,进步空间不大,而果断辞了职,当时走时,并没有跟她道别,因为那天她因孩子发烧,请了半天假。
下次再见,已经是我从第二家公司离职,正在找工作的期间,她突然打来电话问我,要不要一起去黄龙体育馆,馆里有个沃尔玛,里面的东西,比起一般超市要来得划算。
约了下午四点见面,到时直接去的一席鸡吃的鸡肉火锅,整整一只鸡,清洗得很干净,鸡的各部分都被分门别类地放在一个个素白的圆形花纹盘里,各种调味料都不用另加钱。
当时就我们两个人,不光是鸡肉火锅,还加了很多素菜,等吃撑,靠着沙发休息时,锅里还浮浮沉沉着很多鸡肉。
阿燕跟服务员要了两个大的打包盒,一个装鸡肉,一个装鸡汤,说这家店她很早就想来吃,但她老公上班时间跟她老是对不上,今天好不容易能来一次,就把吃剩下的打包回去,让她老公尝尝鲜。
不知道她是怎么知道,我最近在找工作的事,我没有发朋友圈,也没有跟她提过。
她问我要不要去她现在的公司,原来她跟着以前的公司搬了家后,发现做的内容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所以也换了公司,做的还是运营,不过权力比以前要大得多,一个人就管了三个公众号,还有两个微博号,她说以前拿的是死工资,这家是有提成的,而且报出名字来,是行业内做出国留学教育很出名的公司。
说如果我考虑好,她可以内部推荐我去,这样我们又可以在同一家。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回了肯定后,按照她给的地址去了,没看简历,就问了我跟她的关系,还有上一份工作的内容,又跟设计主管聊了会天,说让我等复试的通知,结果出公司不到半个小时,中午十二点半时,就给我来了电话,问我回家没,没回家还在附近的话,今天可以直接来复试一下吗?
那天午饭没吃,去了,顺利通过,再次和阿燕成了同事加朋友。
阿燕准备怀第二胎,她上一胎是个女儿,这一胎想要个儿子。
她上一胎是剖腹产,医生建议三年以后才能要孩子,以防出现伤口裂开。
但她说自己的伤口恢复得很好,没到三年,她已经等不及想再要一个。
所以后来她怀孕,肚子像吹气球一样,一天比一天大,才不到五个月,她来找我对接工作,我把位子让给她坐。
阿燕手扶着腰,小心地坐下,我竟有种一张靠背沙发椅无法塞下她的感觉。
别人说二胎是要比一胎更显怀。
到七月时,她突然请假,原因是昨晚没忍住吃了顿火锅,结果有流产的迹象。
我也是从她那里知道,七八月是孕妇高危期,很容易早产和流产。
部门每个月都有团建,每人五十,平时一般拿来买水果,或者中午吃顿好的,因为那时临近过年,主管提议凑三个月去吃一顿海鲜自助,海鲜自助是一个人一百四十九。
凑好那天,正好是阿燕怀孕八月多的时候,她们主管在阿燕后两个月怀孕,也有六个来月的身孕。
海鲜多是生冷,她们却不在意,一起去了。
进门时,每人送了一张哈根达斯的冰淇淋球奖状,作为饭后点心。
然后各自散开去拿吃的,我端着一盘炒面回来时,看到她主管手边摆了四盘煮熟但已经放冷的大虾,她手里还有一盘,正在边剥边沾酱油来吃。
我就在那里听着她们运营部门,边讨论吃冷的生鲜对胎儿不好,边看着那主管毫不含糊地把虾飞快地剥掉皮,沾上满满地酱油,一只只吃完。
吃了那五盘大虾,我在吃广式点心时,那位主管又抬了两大盘,一盘三文鱼,一盘北极贝回来,笑眯眯地对我们主管道:“这样才吃回本了。”
后来,吃完坐着休息,北京烤鸭正烤好,她又去拿了一盘,一盘一共十二卷,她吃得极其慢,几乎是边抚着肚子边吃。
我看到阿燕跟她部门的同事,去打冰淇淋球,她打了奶油味的,我悄悄问了她一句:“不冰吗?”
她摇了下头。
“我说你还怀着孕,还敢吃这个。”
“她说又没什么关系,这个冰淇淋球不吃才亏了。”
我最后喝的是一碗红枣银耳汤,怕再吃冰的,容易肚子疼,所以打算把那张券给扔了,被阿燕看到,让我给她,我其实不太想给,知道她这是还要再吃一碗。
但她直直地伸着手,又看着我,我还是递了出去。
她果然吃完那个奶油冰淇淋球,又去打了她刚才就说想吃的香草味的冰淇淋球。
最后吃完出去,我走在前面,听到她们运营部门在后面说说笑笑,说刚才吃了好多冷的,胃会不会受不了,还说最后吃的冰淇淋球,好像没那么好吃,奶味不够足,还太冰了。
有人建议,要不再去买杯奶茶,我走出一段,回过头,看阿燕已经跟着她们去了。
那是我第一次,开始产生要远离阿燕的念头。
因为我开始对她产生了一种鄙弃心理,我害怕受她影响,也会变成像她现在这样让我讨厌的样子。
可能受了这种影响,后来她再找我吃饭,我总是以已经点了外卖为由,给拒了。
但有个星期五,这家公司是单双轮休,但这个周五正好轮到双休放假。
早上事很多,我一忙起来忘记点外卖,十一点半时,她发微信问我要不要出去吃,我十一点四十五看到,回了她好。
当时还打算,再到楼下买杯一点点奶茶上来,当下午茶点。
但我让她等我一会,因为我这可能要拖几分钟,她发了个没问题的表情。
十二点十五,我忙好,发微信过去,她没回,打了电话也没接。
因为设计部跟运营部是共用一个办公室,但是分了内外两间,我们在外间,她们在内间。
我走到内间去找她,她并不在座位上,只有运营的两个同事一个坐着看电脑,一个站着在讲话,我跟她们平时也聊不到一块,又看她们正忙,就没问,回了座位上继续等。
直到快一点,才看到她跟一个我没见过面的女生走了进来,她说这女生是人事新招的员工,中午跟我们一起吃。
那天走在去吃饭的路上,她跟那个女生一直走在前面,有说有笑,话题围绕着她们最近的生活,到了吃饭那条街,她问了那女生要吃的,直接进了店里。
那天,我吃了比我一个人吃饭,还要安静的饭。
她们的吵闹玩笑与我无关,没有这份吵闹和玩笑的对比,我一个人也不会觉得那么安静。
那之后,我跟她微信不再有来往,以前偶尔放假,我们还会用微信打一个小时语音,方便的时候还会视频通话。
直到我从那家公司离职,辗转到新公司,她打了一个语音电话,但我看到并没有接,后来她发了微信问我为什么不理她了。
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到该跟她怎么解释,可能我们的思想是有出入的,所以成为不了真正交好的朋友。
以前是同事,有些交往避不可免,可现在少了这层关系,就没了这需要,一定要联系。
再想起,大学时曾交好的三个好友。
有次无意翻朋友圈,才知道其中一个好友,已经在一个月前步入了婚姻。
当年开玩笑时说过,未来不管我们之间谁要结婚,其她三人都要给她当伴娘。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关系已经走到,连结婚都已经没有资格再被通知的时候。
而另两位室友,如今是有男友还是已经结婚,都未可知。
人便是如此,不管陪在身边的是家人还是朋友,是普通人还是同事,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这段时间过去了,你们就各自分别,有缘无缘,只看天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