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业之初,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人资相关的工作,那会只是简单的招聘和考勤统计,就是这些简单的接触让自己产生了对人力资源的兴趣,虽然不是专业出生,但毕业五年一直在这条道路上摸爬滚打。
回首这五年,自己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也只是目前的能力能够支撑自己过好目前的生活。职业上的体会是,没有那个行业是可以轻轻松松的就做好的,即使有的人你看起来轻轻松松,可能是因为你只是看到了或者他们只展现了好的一面,背后吃得苦是没有人知道的。这就和上学的时候一样,班级里面总有那么一个人,在学校时吊儿郎当,好像从来都不认真学习,偶尔还会被老师批评,但是一到考试的时候成绩总是前茅,老师又爱又恨,同学是又嫉妒又羡慕。我就是那种羡慕嫉妒恨中的一员,但是有一天到了那个平时玩世不恭考试牛逼不行的同学家里发现,人家做完的练习册是我们的几倍,看的书也是我们的好几倍,并且很善于找方法。就觉得一切又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从事人资工作五年,并不能说有多专业,经历过创业公司,也在成规模的公司待过,总结过去,目前我更认为一专多能是很有必要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在创业公司的时候,什么都要干,什么都要接触,招聘、绩效、薪酬一手抓,但是都是皮毛,真正积累到经验的也只有招聘者一块,对于招聘的流程把控,效果评估等也算是有自己的方法。另外自己接触的比较多的就是员工关系,我算是从一个只会招聘和核算薪酬绩效的小白开始接触员工关系的,当老大将这块工作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浅显的理解员工关系就是办办入离职,处理处理五险一金,后来觉得这样不行,就开始琢磨访谈,总结分析,和培训搭档,组织茶话会,给行政建议等;当然大头的还有劳动关系处理,这个是自己吃亏最多的地方,也是成长的最迅速的地方,到后来公司人资部变革转化为三支柱,自己转型为SSC,很多时候HRBP在处理员工关系的时候还是会先询问我的意见,我也能切实的给到有效的建议,每当此时,我就会觉得自己还是有一定成绩的。
但是转到ssc之后,自己又像一个小白一样,没接触过SSC,所理解的完全就是百度百科出来的,是否合适公司真的不知道。并且自己是否想要在SSC深耕下去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思前考后,在转型为SSC 9个月之后选择了离职,因为我知道我是想要做一个全模块了解并且专某2个模块的人,(可能在三支柱或者OD等新概念兴起的今天说自己喜欢某一个或2个传统模块显得有点过时)。
回首过去的经历,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招聘和员工关系算是多半入行,且自己也比较感兴趣,但是还是需要深挖的模块;但是因为年纪的原因和考虑到职业发展,并且人资没有那个模块是完全可分开的,大都是有关联性的,所以对于绩效和薪酬以及培训都需要接触和学习,自己2020职业上的规划就是,深入了解招聘和员关的同同时,多学习绩效和薪酬方面的知识,培训如果有机会也会尝试接触。
虽然马上30,目前的工作看起来也不是那么的稳定,也面临着大多数职场女性的已婚未育的关头,但是始终相信,只要自己不是好吃懒做的人,坚持学习和输入,那么自己的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升。在低谷的时候不放弃,不断的学习,机会来了才有能力抓住,如果一直让自己停滞不前,每天抱怨,即使机会在你眼前你也未必有能力抓住。当然我也相信,自己有学习的欲望,并且会付诸实践,那么即使某一天因为生育关系会暂时告别职场,回来的时候也不会慌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