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377280/3db8c0f3f7aa0842.jpeg)
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享受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我们的极大便利,沉浸在虚拟世界带给我们的狂欢。地铁公交、课堂会议、聚会等各种场景下我们随处可见手机,手机作为互联网接通工具与电脑等电子设备一起将我们牢牢的栓在互联网上。不可否认互联网为人们带来的便利极大,但是与此同时也在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上产生了负面影响,人们受控于网络之下。
在《群体性孤独》这本书中,作者提出观点“科技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焦虑”。现在手机的功能太过强大,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可以用手机解决,点外卖,地图功能,移动支付,与他人进行联系等等,没有手机我们仿佛便与这个世界失去了联系,出门发现没有带手机就会缺乏一种安全感。我们越来越依赖手机,我们逐渐成为网络透明人,个人隐私不再是秘密,随时会被泄露人们为此焦虑却又无可奈何,沉浸在移动手机所带来的快乐与便利中无法自拔。
”当人类寂寞难耐时,网络正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但倘若我们沉迷于此,则会错失独处的快乐”。我们都说互联网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互联网所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后也开始思考这种距离的拉近是真实的拉近吗?我们打破了空间的壁垒但是却缺失了真实的交流。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作者去面试保姆,到保姆家发现是室友开门,室友是个21岁年轻女孩,她的两个大拇指被绷带严严实实地包扎着,小拇指上还夹着夹板,让人看着都心疼,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很专注的在手机上打字,作者告诉她她是来面试保姆的,请她帮忙敲敲保姆的门告诉她。这个女孩看上去非常惊讶并说她从来不敲门,因为太冒昧了,于是,她发了一条短信给离她不到5米的保姆罗尼。我们不得不思考人们在强大的技术沟通下是否遗失了原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和直接面对面交流的乐趣与温情。饭桌上的低头不语,为了发朋友圈象征性的拍照,在朋友圈炫友谊却在现实中相对无言。我们在网上迅速的找到同伴找到社群倾诉寻求接纳,我们在网上告白,在网上说分手,在网上道歉,网络拉近了人的关系,也在某些时候拉远了人心。缺失了人类最直接的沟通获得一份网络温情后,人们是否会在某一刻倍感迷茫和孤独。
独自一人走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道路,我们选择运用地图软件去指引方向,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却也因过度关注路线而忽略了道路中的风景和人物。有时候我会想独自一人坐上一班公交车,不问目的只为路过,欣赏沿途的风景。现在的独处很不容易,手机在手你就与这个世界保持着联系,随时可能会有人发来消息来打断你的独处。独处是孤独的,但独处也是快乐的,抛下一切繁杂享受自己一个人的乐趣,放空自我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心灵上的安静。
《群体性孤独》的结语有一句话让我觉得很受用。“我们对科技的期待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待却越来越少。我们正处于一个完美风暴的静止中心,浑然不觉已成为了科技的奴仆。我们不会放弃互联网,也不能一下子戒掉手机。我们自己才是决定怎样利用科技的人”。我们寻求科技的发展,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但我们还应该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一片真实的栖息地,学会利用而不是做科技的奴仆。
网友评论